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奋斗的犁铧,让亘古荒原变美好家园——走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设者
2024-10-23 09:12:06 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赵明昊 靳昊 孙金行 周世祥 李春剑 孙晶晶

  眼下,新疆大地已进入“胡杨时间”。天山南北的胡杨林流金溢彩,蓝天、碧水、大漠、胡杨相互映衬,宛如一幅壮美画卷,让人如痴如醉。

  胡杨,它能忍受大漠戈壁的恶劣环境,防风固沙、改善生态,被人们誉为“沙漠英雄树”。

  70年来,在“水到头,路到头,人烟到头”的荒原上,一代代兵团人用奋斗的犁铧耕耘希望,建起一座座被誉为“塞外江南”的军垦新城,铸就了戈壁变花园、大漠变绿洲的人间奇迹。他们就像胡杨一样,深深扎根,顽强生长,造福一方。他们所孕育的兵团精神,犹如胡杨一般屹立不倒、熠熠生辉。

  日前,光明日报记者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团场连队,实地感受兵团的发展变化,探寻兵团人的奋斗本色,体悟他们身上蕴藏的精神力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三十三团的胡杨林。新华社发

  “为国守边,是我们兵团人的责任”

  “我巡边时的每一步都踏在祖国土地上,不觉得孤独和辛苦。”记者面前的柯尔克孜族老人吐尔买买提·马提,头戴传统毡帽,话语缓慢而有力。他曾是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托云牧场二连的护边员,如今虽已退休,但还会不时去曾经巡护过的地方走走看看。

  托云牧场坐落在帕米尔高原,海拔超两千米,年平均气温仅为1摄氏度。这里是祖国最西端的兵团团场,也是兵团唯一以柯尔克孜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在这里,一名牧工就是一名哨兵,一座毡房就是一座哨所,一个连队就是一座界碑。

  吐尔买买提·马提的父亲曾担任护边员15年。1978年,吐尔买买提·马提接过父亲的接力棒。这一年,他还未满20岁。翻山、越岭、跨河……巡逻往返一次要行走40多公里。巡边35年,吐尔买买提·马提穿坏了400多双鞋,在边境线上留下了13万余公里的足迹,相当于绕地球3圈多。

  谈起自己的护边路,吐尔买买提·马提淡然说道:“为国守边,是我们兵团人的责任。”如今,他的儿子哈里自力·吐尔买买提继续守护着祖国的边防线。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一六五团的巴依木扎景区牧场内,牧民在放牧牛群。新华社发

  70年来,在绵延数千公里的边境线上,一代又一代兵团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守护着脚下的土地,靠自己的双手建设美丽家园,拱卫好祖国边陲。

  “来吧,来吧!年轻的朋友,亲爱的同志们,我们热情地欢迎你,送给你一束沙枣花……”每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李梦桃的思绪就会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20世纪60年代,上海知青李梦桃从繁华的黄浦江畔来到荒凉的大西北,从此扎根在位于中蒙边界的兵团第六师北塔山牧场。

  “初到牧场,场部给我发了一匹马、一块毡子、一个药包和一根马鞭,带着这些家当,我开启了漫漫巡诊路……”李梦桃缓缓说道。当时牧场的5个牧业队100多个牧业点散落在群山之中,虽然路途遥远,只要牧民们有需要,他一定及时赶到。

  几十年来,李梦桃走遍了北塔山牧场的山岭沟壑。在牧场工作的36年里,他巡诊26万公里,救治患者2万多人次,接生了800多个婴儿。

  退休后,李梦桃仍然闲不下来。他经常在学校、社区向年轻人宣讲红色精神,激励大家传承红色血脉。“有了兵团精神才有了现在强大、繁荣的兵团。兵团精神永不过时,要一代代传承下去。”李梦桃坚定地说。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九团中学的课间,舞蹈社团的同学在表演节目。光明日报记者 孙金行摄/光明图片

  “让沙漠边缘的军垦绿洲,散发着花香和果香”

  一株株齐腰高的四翅滨藜傲然挺立,将一片不毛之地装扮得绿意盈盈。阳光洒在脸上,望着这些历经100余次试验才种植成功的“宝贝们”,谢小云的嘴角漾起微笑。

  这里是第一师阿拉尔市十一团花桥镇的“沙漠之门”。向南,是一望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瀚海绵延;向北,纵横着一片绿洲,生机盎然。

  1994年,园艺专业毕业的谢小云从湖南老家来到兵团,成为一名林业技术人员。“刚来的时候,一刮风沙就是那种黑风暴,眼睛睁不开,沙子直往鼻子和嘴巴里灌。”谢小云回忆。

  如今,谢小云已是花桥镇鼎鼎有名的“土专家”。“在兵团工作的30年,是和各族群众共同与风沙斗争的30年。‘沙漠绿洲’生态景观不仅仅是自然的奇迹,更是兵团人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写照。”谢小云说。

  如今,花桥镇的森林覆盖率由开发建设初期的5%提高到33.8%,绿洲向沙漠延伸了整整20公里。公路两旁,棉田如雪,稻浪轻摆,红枣缀满枝头,千年荒原变成了“塞外江南”。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焉耆垦区二十四团的职工在晾晒辣椒。韩峻摄/光明图片

  “作为一名农业技术员,我只想让坐落在沙漠边缘的军垦绿洲,永远散发着花香和果香。”谢小云深情地说。

  追青逐绿,兵团人把自己的坚守奉献给了这片挚爱的土地。他们誓要风沙退步,让绿色发展的故事不断续写。

  距“沙漠之门”千里外的第十三师新星市,是新疆的“东大门”,也是进疆的第一站。作为一名“兵二代”,十三师黄田农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朱骏亮打小就在这里长大。小时候,饱受风沙之苦的他常想:何时刮风才能不刮沙子呢?

  2009年,在外打拼的朱骏亮回到家乡,从此和治沙造林打起交道。儿时的梦想,开始萌芽、拔节。

  “看,这就是我们的梭梭林。”在黄田农场黄龙岗沙区,朱骏亮向记者指了指。他介绍,这片梭梭林有500亩、10多万株,是他负责的第一个造林项目。一株株高大的梭梭树直径足有碗口粗,枝杈分蘖繁多,将黄沙捂得严实。

  “治沙人得有三股子劲儿,韧劲儿、狠劲儿、干劲儿。”朱骏亮说,为了提高幼苗的成活率,要先做草方格、划出绿墙,白天黑夜在沙地里挖坑、栽树、浇水……

  沙漠里种树难,让树活下来更难。从2013年到2016年,朱骏亮不知将黄龙岗沙区走了多少遍。在朱骏亮和同事们的努力下,梭梭林的成活率达到了93%。这几年,在单一苗木种植的基础上,他们拓展出沙棘、红柳、杏树等经济价值较高的混交林,林下种植大芸等经济作物,将沙海变成“聚宝盆”。

  探身进入林子里,在一蓬几近干枯的梭梭苗前,朱骏亮停住了脚步。他俯身摩挲着枝条,又蹲下来探了探根茎,不紧不慢地说:“这小苗苗坚强着呢,来年春天只要有点水,绿色又能爬上来。”

  “兵地共下‘一盘棋’,大家互帮互助,日子更有奔头”

  伴着明快热烈的乐曲,维吾尔族村民和前来“走亲戚”的一连职工跳起欢乐的麦西来甫。顿时,英买力村的村委会大院成了欢乐的海洋,热情洋溢的氛围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英买力村位于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多浪乡,与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六团新开岭镇一连同处塔里木河源头,两地之间隔着一条宽阔的塔南总干渠。近年来,一连与英买力村开展兵地连村结对共建,通过推行“连队合作社+村党支部+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英买力村集体收入实现连续增长。村里建起了葡萄长廊,用上了太阳能路灯,不少村民开起了小汽车。

  “跟‘亲戚’三五天不见,就想得很。”村民阿孜古丽·吾休尔大妈饱含真情地说。如今,塔南总干渠上架起了一座利用援疆资金建成的“连心桥”。英买力村村民和一连的职工再也不用绕道远行,“亲戚”之间越走越热络,两地相融成一个更加紧密的大家庭。

  “你们看,远处是奇台县的江布拉克景区,山头上的蒙古包是当地牧民群众的。”顺着第六师五家渠市奇台农场三十连党支部第一书记路谢平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几处蒙古包如白色珍珠般点缀在已经泛黄的草地上。“近处,就是咱们农场一万泉景区,这边的蒙古包是农场职工的。”路谢平笑意盈盈,“大家相处得像一家人,融洽得很。”

  一万泉景区位于奇台农场以南天山万泉峰下,与著名的江布拉克景区一沟之隔,两地景观相连、山水相依。“这是全疆首个兵地融合共建的创新型旅游示范点,我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路谢平告诉记者,今年,奇台农场和奇台县对两个景区实施一体化运营管理,联合推出“一票通”,游客一次购票就可畅游两个景区,旅游资源实现共享互补。

  “一票畅玩美了游客、富了群众。兵地共下‘一盘棋’,大家互帮互助,日子更有奔头。”路谢平说。如今,随着两家景区的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大为改善,游客数量显著增加,有效带动了餐饮、住宿、零售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我家的民宿今年8月份正式投入运营,平均每天接待游客四五十人,可不少咧。”一万泉景区的民宿经营业主王艳萍难掩兴奋,“每月的毛利润就有3万元,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

   (项目统筹:光明日报记者 陈海波)

[责任编辑:董潇涵]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