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丨南疆铁路建设始末
2024-10-28 16:32:39 石榴云/今日新疆

  南疆铁路的建成有效改善了铁路沿线地区的投资环境,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同时,南疆铁路还对加强边疆地区与其他省(区、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田燕/文

  南疆铁路1974年开工建设,经过10余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克服重重困难,1984年南疆铁路吐库(吐鲁番—库尔勒)段贯通并开通运营。1996年南疆铁路建设继续向西推进,1998年修通至阿克苏,2003年修通至喀什,2011年喀和(喀什—和田)铁路客运正式开通,2022年和若(和田—若羌)铁路通车,南疆铁路环线闭环。历时半个多世纪,通过几代铁路人的接续建设,偏居祖国西北的新疆南疆地区完整汇入四通八达的国家铁路网,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疆战略地位的重视和对南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始终如一的关心。

1984年,南疆铁路吐鲁番至库尔勒段开通运营。资料图片

  时代背景及中央决策

  20世纪60年代,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非常严峻。周边环境的恶化,使得中国对国防建设更加重视,备战工作逐步升级。1969年,备战工作进入突击性阶段。占中国陆地面积六分之一、和苏联有着3300多公里边界线的新疆成为国防前哨。1969年8月20日,毛泽东主席批示“照办”的中央军委文件中明确指出:“新疆地区要依托天山,长期作战,独立作战。”1970年3月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又明确指出:“自治区、军区应集中力量建设好天山及周围附近平原地区,使之真正成为独立作战、长期作战的红色根据地。”

  1970年2月,自治区革委会、新疆军区党委决定加紧经营天山山区,同时要求在建设天山山区的问题上,应该和疏散城市人口、搬迁工厂、知识分子上山下乡以及和建立新的山区居民点结合起来,合理布局,提出了工厂向天山山区搬迁,实行分期分批,先军工,后民用,优先搬迁缺门(空缺门类)工业的意见。1970年6月,自治区革委会下发了《1970年和第四个五年国民经济计划纲要(讨论稿)》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田专区,阿克苏专区的库车、沙雅、新和、拜城和阿瓦提县,喀什专区的莎车、叶城、麦盖提、泽普、巴楚五个县和吐鲁番、鄯善、托克逊县是新疆的小三线(指各省的腹心地区),共计28个县,面积将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330多万。按照依托天山、坚持平原、积极开展城市斗争、便于发展工农牧业生产等原则,重点经营建设天山,尽快建成库尔勒、轮台、库车地区的经济体系。出于发展南疆经济和国防战备方面的考虑,南疆铁路(即南疆铁路吐鲁番至库尔勒段)的建设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197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新疆军区领导在听取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汇报南疆线吐库段两个方案时,从有利国防和工农业建设立场出发,建议线路改走阿拉沟、巴仑台一带(即“阿拉沟方案”)。根据开发西北、开发新疆的需要,铁路分段进行建设,分为吐鲁番—鱼儿沟、鱼儿沟—和静、和静—库尔勒三段施工。

  艰苦的修建过程

  1971年7月1日,艾维尔沟煤矿支线破土动工。1974年1月7日至11日,国家建委和国家计委在北京召开南疆铁路建设协作会议,成立南疆铁路领导小组,并将艾维尔沟支线并入南疆线,归口由铁道兵统一负责组织施工。1974年4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成立南疆铁路建设指挥所。7月30日,铁道兵第五师25593名指战员,奉命进疆担负南疆铁路的修建任务。完成吐鱼段线路修筑任务以后,铁道兵即集中兵力进行跨越天山高寒区的施工。1975年10月30日,成立了“铁道兵南疆铁路建设第二指挥所”,接替原指挥所工作。继五师之后又调来了第六师、第四师的十九团和二十团、独立机械团等队伍。施工高潮时,连同兵团的5个团,铁路局两个工程段共84000余人,投入各种运输车辆3595辆,各种机械7861台,主要机具6679台。

  铁路施工分路基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和铺架工程四部分进行。相对来说,桥梁工程和隧道工程难度比较大。其中,南疆铁路吐库段共建桥梁462座,总延长17068米,大桥23座、中桥90座、小桥349座。南疆铁路吐库段共修建隧道30座,总延长33765米,其中,1000米以上的隧道11座。铁道兵部队在修建南疆铁路的过程中付出了高昂代价,有170余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乌鲁木齐南山矿区、阿拉沟、巴仑台、托克逊前进公社等处都建有烈士陵园,纪念为修建南疆铁路而英勇献身的烈士。

  为修建这段铁路,新疆各族人民给予了最大支援。自治区有关部门从昌吉调来1000多人配合铁道兵修路,另征集1000名各民族战士补充铁道兵。自治区还发文将铁道兵部队列为重点供应单位;新疆军区拨出专款作为铁道兵的生活补助;各县市都成立了支援铁路建设办公室,并在筑路沿线增设了商业网点为筑路人员服务。

  1982年1月1日,南疆铁路临时管理处成立。1984年8月6日,南疆铁路吐库段通过了国家验收委员会的验收,全部工程质量评为良好,同意验收交乌鲁木齐铁路局临管运营。南疆铁路吐库段东起兰新铁路的吐鲁番站,经和静、焉耆到达南疆重镇库尔勒,全长476.5公里。1984年8月30日,南疆铁路吐库段投入运营。南疆铁路吐库段的通车,对于促进南疆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巩固祖国边防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为塔里木石油资源开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南疆经济的繁荣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深刻改变了铁路沿线地区普通人的生活。

  南疆铁路全线贯通

  改革开放以后,新疆铁路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南疆铁路西延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1996年9月6日,南疆铁路西延工程(库尔勒西至喀什段)破土动工,全长975千米,投资59亿元,由库尔勒西站始,沿塔里木盆地北缘西行,是全国“九五”期间新建铁路中最长的一条。

  1998年6月28日,南疆铁路铺轨至阿克苏,同年12月1日开通运营。1999年12月6日,南疆铁路铺轨到喀什,2003年9月10日至12日,南疆铁路库尔勒—喀什段工程通过验收,并交付乌鲁木齐铁路局运营。2008年7月,喀什—和田铁路正式动工。2010年12月30日,喀什—和田铁路顺利建成,全长488公里,工程总投资50亿元,途经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线路从南疆铁路喀什站接轨,经南疆三地州11个市(县),至终点和田市。2011年6月28日,喀什—和田铁路客运正式开通。

  2008年年底,铁路部门开始建设“库阿二线”(库尔勒—阿克苏)。线路与既有南疆铁路并行,使得原有“单线运行”升级为“双线运行”,线路全长526.9公里。2013年12月5日,库阿二线全线正式开通。2007年,吐库(吐鲁番—库尔勒)二线开建,起自兰新铁路吐鲁番车站,经中天山东部的乌苏通越岭,穿越中天山进入焉耆盆地,经和硕、焉耆,最终抵达库尔勒市,线路全长约334公里。2014年12月28日正式开通货运,2015年2月1日正式开通客运,阿克苏到乌鲁木齐的行车时间由原来的19个小时缩短为13个小时。随着2022年6月16日和若铁路(和田—若羌)的开通运营,与2020年12月9日全线贯通运营的库格铁路(库尔勒—格尔木)相连,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线形成闭环,这也是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线,全长2712公里。

  南疆铁路的建成有效改善了铁路沿线地区的投资环境,促进了当地旅游产业、特色产业发展。同时,南疆铁路还对加强边疆地区与其他省(区、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对实施新疆资源转换战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具有深远影响。(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委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侯倩]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