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学院支教老师们以微光,影响着且末的未来。不以山海为远,不以日月为限,一批又一批保定学院支教老师背起行囊奔赴且末、扎根且末,以教育托举各族少年梦想,让青春之花与团结之花在且末并蒂绽放。
● 王晶晶 / 文
今年国庆节前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河北保定学院且末支教服务队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他们深深扎根且末,融入这个多民族大家庭,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大风刮不走的老师”。
2014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保定学院西部志愿生代表回信,指出:“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
去西部支教是薪火相传。24年前,在西部大开发的感召下,首批15名保定学院大学毕业生怀揣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那里才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的青春誓言,告别老师和父母,主动扎根大漠深处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教书育人。在他们的感召下,2000年以来,保定学院有近400名毕业生在西部奉献青春,其中扎根且末县任教的有37人。
2000年7月,即将赴新疆任教的15名毕业生在母校(原保定师范专科学校)门前合影留念。保定学院供图
24年来,保定学院的支教老师共培养了9000多名各族毕业生,其中有3000多名回到家乡工作。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他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奏响了一曲新时代的赞歌。
来这里,是为了什么?
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且末县第二中学退休老师吾加布都拉·依明和第一批保定学院支教老师、现任且末二中副校长的陈荣明,约了一顿迟到了2个月的饭。“24年前的8月,他们来到且末,以后每年8月,我们都会聚一下。”吾加布都拉说。
河北保定学院支教老师陈荣明带着学生做物理实验。且末县委宣传部供图
2000年春天,且末县到保定学院招聘老师时,条件只有一个——能吃苦。西部、新疆、沙漠和戈壁,这些与且末紧密连接的词,让对远方有着无限憧憬的陈荣明心生向往。“我是在河北大学招聘会上报名的,当年招生的老师一看,我们保定学院来了这么多报名的学生,索性直接到我们学校来了。”陈荣明说,当时学校有200人报名,最终选出了15人。
对于品学兼优的他们而言,当时可选择的机会其实很多。有人已经收到了专升本的录取通知书,有人放弃了长辈安排在城里的工作……就这样,15名保定学院2000届毕业生坐上了西行列车。
经过5天4夜的艰苦行程,踏上且末这片陌生的土地。当他们下了中巴车,看到的是黄沙蔽日的且末。到了学校后,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学校的门口、操场专门洒了水,横幅上写着“欢迎河北大学生老师”,全校师生列队欢迎,这种被需要被期待的感觉,让陈荣明至今难忘。
此时的且末二中已在“等米下锅”——新学年马上就要开始,初一年级7个班的班主任有6个还没着落。来了不到一个星期,他们就站上了讲台,有6人担任起班主任。
那时,陈荣明和吾加布都拉都在数学教研室,20多岁的两人都是“单干户”,下了课就凑在一起,改教案、聊学生。“几何课上,他们带着孩子们做手工,一个教具做下来,孩子们都理解了平面和立体的关系,跟着他们我学到了很多。”吾加布都拉说。
保定学院来的老师们,都住在学校操场边的一排小平房里,吾加布都拉经常从家拿来干果、水果和羊肉,给他们改善生活。学校时不时停水,吾加布都拉还去附近老乡家的水井帮他们拉水。
陈荣明在新疆第一次过古尔邦节,第一次吃拌面,都与吾加布都拉有关。以前是吃吾加布都拉妈妈做的饭,现在是尝他爱人的手艺。
“陈荣明师兄他们来新疆时,是且末县教育局的人过去招聘,我来这里纯粹是受到师兄师姐们的召唤。”2003年,荀轶娜从保定学院毕业后,来到且末县任教。
在校期间,荀轶娜就曾看过师兄师姐们在且末支教的纪录片,他们被各族学生簇拥着上课,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想到更需要我的地方去。”抱着这样的想法,从小就是乖乖女的荀轶娜,成年后第一次选择叛逆,临行前她给父母打去电话:“我已经决定了,在新疆的师兄师姐会照顾我。”
事实上,除了2000年的15人和2024年的11人是由且末县教育部门去当地招聘的老师,其余年间来到且末的老师都是学弟学妹们受到师兄师姐们精神的感召,一个带一个,一个介绍一个来到且末任教的。
荀轶娜至今还记得,她来到学校时,师姐已经给她布置好了宿舍,一束挂在墙上的紫色花束,让她有了归属感。与且末融为一体的一届届保定学院毕业生,切实感受到了要改变当地现状,必须要有更多优秀老师的加入,所以他们用最大的诚意,吸引新生力量来到且末。
“我们当年来时对且末一无所知,是‘无知无畏’,现在网络发达,年轻人再来是‘有知无畏’,我为学弟学妹们而骄傲。”荀轶娜说。
“如果只是为了编制、收入,完全可以不用来新疆。”今年来到且末的保定学院2024届毕业生刘校辰说。在来新疆的火车上,有位邻座大哥说:“新疆以后将是世界的中心,而你们是掌握先机的人。”“我想也是这样,来新疆,把自己的命运与这里紧紧连接,发挥自身能量,更好融入这里,建设脚下的土地。”
是什么,让他们留下来
作出一个去西部的决定很容易,可如何才能经得起风沙、耐得住寂寞,扎下根来?
2002年,同来且末支教的一位老师,因为家人重病,决定离开。初春的车站,孩子们在寒风中自发排好整齐的队伍为老师送别。望着朝夕相处两年的老师,纯真善良的孩子们哭成一片——一次又一次挥手,一句又一句“老师一路顺风!”
这位老师不舍离去后,陈荣明和同事们感觉到孩子们明显更听话了,孩子们怕剩下的老师也会走,课间孩子们问得最多的就是:“老师,你也会走吗?”
一旦教上,就撒不开手了。2003年,保定学院2000届毕业生执教后带出的第一批初中毕业生,中考成绩就在巴州名列前茅。
从倒数第一到名列前茅的逆袭!这是属于西部教育者们的专属传奇,也让他们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
留下来,也是因为老师们深切体会到这里人的真诚和情谊。保定支教老师李桂枝的支教日记里曾记录着这样一个故事,2006年新学年开始后,班里大部分孩子都交齐了学杂费,而艾尼江却迟迟没有交。每次见到李桂枝,艾尼江总显得局促不安。一天,他鼓起勇气对老师解释说:“我妈妈还没有来。”孩子家庭不富裕,李桂枝都明白。她悄悄拿出300元替孩子把学杂费垫上了。
不久,孩子的母亲走了很远的路从乡下赶来看儿子。一见到李桂枝,风尘仆仆的她,急忙从口袋里拿出3个香梨塞给老师。那位母亲感激的眼神,让李桂枝直到今天都记得。
后来,艾尼江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武汉的新疆高中班,因为舍不得离开李桂枝,就想留在且末上高中。看着比自己高出一头的学生,李桂枝笑着说:“是雄鹰就要飞翔,老师支持你去更广阔的天地。”高中三年,每学期李桂枝都要给艾尼江寄生活费,并经常去看望他的父母。
“我初中的班主任李桂枝老师,就像沙漠中的红柳,默默扎根在盐碱荒漠上播撒希望,而我正是她呵护长大的‘小红柳’。”在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主持人大赛中,来自且末县的选手依利米努尔·艾麦尔江讲述了保定学院西部支教老师的故事,感动了无数观众。
英语老师荀轶娜的嗓音总是沙哑的,由于天气干燥、用嗓过度,上课时会突然失声。孩子们心疼老师,捧来自家树上摘下的红枣,让她泡水喝。
学校为了照顾她,本打算给她减掉一个班的教学任务。但她却在想:“那个班级也带了两年了,学生和家长还是希望我能带下来,冲着孩子们捧着红枣关心我的这份心,我就能再坚持。”
荀轶娜的爱人也是保定学院的支教老师,结婚19年,育有一对儿女。“我们不少支教老师都是‘内部配对’成功,有了爱人,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心也会跟着安定下来。”她说,而学校的变化和且末的发展,也让他们看到了把且末当作家乡一样去建设的意义。
留下来,改变了什么
“害怕老师走了,没人教我们,那种内心的恐惧和匮乏感,我至今难忘。”马超群说,她是保定学院2000届支教老师们带的第一届初中毕业生。
得知老师们来自遥远的地方,随时可能离开。马超群一开始,就盼着老师们至少教完他们这一届再走;上完高中后,她到学校看望老师,发现老师们都在;等大学放假再回且末县时,老师们还在。
“我的心被触动了,也许我也应该做点什么。”马超群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前,学校想让她留校。想到母亲曾因一点小病就不得不去几百公里远的库尔勒市看病,想到老师们的坚守,她选择回到家乡,从一名医生做起,如今已是呵护着全县孕产妇和新生儿的且末县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主任。
老师们的坚守,最直接的改变就是孩子们的成绩。曾经,且末高考本科上线率只有30.6%。去年,这个数字变成了51.45%。
教师、警察、收银员、医生、个体工商户……保定学院支教老师们带出的学生中,有3000人回到家乡工作,分布在各行各业,他们都在努力建设着自己的家乡。“有的孩子基础弱成绩不好,不求他们考高分,但求教会他们做人,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质,我的学生离开学校走上社会,都有事做都走正道,这是让我最欣慰的事。”陈荣明说。
老师们的托举,让且末发生着更深层次的改变。“重视教育、眼光长远的家长越来越多。”荀轶娜说。她畅想,等她的学生们都成为家长时,且末的孩子们会有更好的未来。
“能在北京立足,得益于我不断努力学习提升,是荀老师给我种下了渴望知识的种子。”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目前在北京工作的穆凯代尔·图尔荪说,初中时,班主任荀轶娜讲过的故事让他受用终生。
一位年轻人在黑暗的森林里赶路,有位老者告诉他多捡一些地上的石头,今后用得着,第二天天亮了,他掏出石头一看,石头变成了金子,后悔当时没有多捡一些。教育就是这样——当我们长大成人之后,才会发现以前学的知识是珍贵的宝石,但同时,我们也会觉得可惜,因为学的太有限了。“努力像海绵吸水一样汲取知识,这是荀老师送给我最好的人生礼物。”穆凯代尔说。
无论回到家乡还是去往远方,保定学院支教老师们都以微光,影响着且末的未来。不以山海为远,不以日月为限,一批又一批保定学院支教老师背起行囊奔赴且末、扎根且末,以教育托举各族少年梦想,让青春之花与团结之花在且末并蒂绽放。
继续阅读: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