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社区丨学到了!看这个社区这样带娃
2024-11-12 09:39:14 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熙

  “孩子们,学习《萱草花》这支古典舞,一定要注意舞姿舞感与眼神运用!”11月4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南湾街街道夏玛勒巴克巷社区,社区党总支委员马晶珠用优美的舞姿给大家做着示范。

  十几个孩子跟在她身后,时而翘起兰花指,时而顾盼神飞。马晶珠教得认真,语气温柔,挨个指导孩子们。

  这是夏玛勒巴克巷社区努力为未成年人打造友好成长空间的一个缩影。

  夏玛勒巴克巷社区流动人口多,未成年人多。如何增加普惠性托管资源供给,让辖区未成年人有阵地、有平台,更好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看护难题,是社区一直思考的问题。

  “除了经常组织各种关爱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学习辅导、心理疏导、安全教育、法治教育等服务,我们还配优配齐供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设施,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氛围。”该社区党总支书记饶毅说。

8月21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南湾街街道夏玛勒巴克巷社区邀请艺术培训机构老师,为辖区少年儿童开展绘画培训活动。杨舒涵 摄

  为解决寒暑假期间孩子照管问题,夏玛勒巴克巷社区利用社区场地开展寒暑期未成年人托管服务,经常组织游戏、文体活动、阅读指导、综合实践、兴趣拓展等。阿卜杜如苏力·阿卜来提是社区一家艺术培训机构的美术老师,社区请他为辖区的孩子们免费教授水粉画。迪力努尔·喀伊赛尔与古丽努尔·喀伊赛尔是一对上小学的双胞胎姐妹,暑期上了10节阿卜杜如苏力的水粉画课后,姐妹俩的画画水平有明显提高。“画面颜色鲜明,充满艺术魅力。”阿卜杜如苏力说。

  不久前,民政部等21个部门联合印发《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方案》,提出为流动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夏玛勒巴克巷社区联合乌鲁木齐市民政局、乌市红十字会、乌鲁木齐仲裁委员会驻夏玛勒巴克巷社区工作队,启动“炫彩童梦小课堂”。

  “炫彩童梦小课堂”全程免费,除了周六休息,其他时间都开班,上课时间从18时30分到19时30分,开设舞蹈、体育、硬笔书法、剪纸、朗读、软笔书法等特色课程。授课老师由社区有特长的工作人员以及新疆艺术学院老师轮流担任。

  穆斯塔帕·买买提江是乌鲁木齐市第七十四小学六年级学生。以前,下午放学后,穆斯塔帕就在社区巷道玩耍,父母担心他的安全。“自从有了‘炫彩童梦小课堂’,我们都很放心。每次来接孩子回家,他都舍不得离开。”穆斯塔帕的母亲说。

9月10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南湾街街道夏玛勒巴克巷社区工作人员刘文海(右),为辖区少年儿童讲解积分兑换奖品事项。杨舒涵 摄

  为吸引更多未成年人来“炫彩童梦小课堂”培训学习,社区还设置了积分奖励制度。凡是来参加才艺学习的未成年人,社区工作人员都会为其建立积分档案。隔段时间,社区就会举行积分兑换活动,积分可以兑换削笔器、作业本、积木、土培植物等奖品,孩子们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

  志愿服务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有益补充,既体验公益又增长见识。社区还组建了“小鸟依人”等多支志愿服务队,由社区工作人员带领,不定期开展助老助残、环保清扫、文艺表演、模范故事宣讲等多个未成年人志愿服务项目。

  “今后,我们还会探索更多‘带娃’模式,构建托得起、托得到、托得好的服务体系,让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享受友好社区的福利。”饶毅表示。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严培瑜]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