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图什市阿湖乡村村都有“法治小院”
2024-11-12 20:15:45 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隋云雁

  “我一个人讲多没意思,大家问,我来答。”11月6日,一场普法活动在阿图什市阿湖乡托万买里村村民司马依·卡斯木家的院落里热热闹闹地开展。阿图什市司法局阿湖司法所工作人员艾合买提江·提力瓦力地和村民围坐一起,讲解民法典等法律知识,话语朴实生动,村民听得入神,也争着提问。

  “我家是村里的‘法治小院’。”司马依自豪地告诉记者。2023年1月,阿湖乡聚焦法治乡村建设,在9个行政村打造“法治小院”,老党员司马依得知后赶紧自荐:我家院子大,我愿意为村民提供水果热茶,跟着多学学法律知识,大家遇到吵吵闹闹的事我也可以参与调解。

11月6日,在阿图什市阿湖乡托万买里村村民司马依·卡斯木家(后右三)的“法治小院”里,阿图什市司法局阿湖司法所工作人员艾合买提江·提力瓦力地(后右五)向村民讲解民法典知识。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隋云雁 摄

  阿湖乡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董凡珂告诉记者,如今,村民经济活动频繁,随之而来的是矛盾纠纷多、法律服务需求多,将普法力量和人民调解员前置到村民家中,便于村民就近获取法律知识和法律服务。

  “你咋这么不自觉,你不臭我还臭呢。”“这有啥臭的,以前的旱厕你也没说臭。”今年8月,村民们在家中修建化粪池。一位村民总忘记盖化粪池的盖子,味道熏着了邻居,两家产生纠纷,他们来到“法治小院”找个说法。“大家乡里乡亲的,邻里和睦是美德,不要为了一点小事闹别扭嘛。”在司马依调停下,两人握手言和。

  该乡尤喀克买里村的“法治小院”建在村干部、法律明白人穆尼热·肉孜家中。穆尼热脾气好、耐心足,又懂一些法律知识,村里的女性遇到家庭纠纷和情感困扰,都喜欢来找她倾诉,寻求解决办法。

  前段时间,村民古某的姐姐结婚,古某想多随点份子钱,遭丈夫反对,两人发生争吵,古某一气之下回了娘家。几天后,古某的婆婆找到穆尼热,请求她想办法把儿媳妇劝回来。“一共调解了两次,让妻子体谅丈夫挣钱不易,让丈夫理解妻子表达亲情的情感需要,最终两人互相道歉,一起回了家。”穆尼热说。

  一些矛盾纠纷因为涉及法律问题,并不那么好解决,司法所工作人员、村干部、法律明白人、法官、村法律顾问、老党员等组成的调解“天团”,为“法治小院”“加持”。阿湖乡9个“法治小院”成立以来,化解了130余起矛盾纠纷。

  “大家懂的法律知识多了,守法意识强了,纠纷就变少了。”多斯鲁克村“法治小院”建在村民吐孙江·于苏铺家里。吐孙江之前当过9年村警务室辅警,感受很深。他说,过去醉酒打架引起的纠纷类警情比较多,现在已经很少听说这种事情了。

  如今,吐孙江和妻子一起在市区卖羊杂,对“钱的事情”格外上心,他时刻关注村警务室宣传的反诈知识,不厌其烦向来家里听普法宣传的邻居们讲解。“我们村做生意的人比较多,大家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不能被骗走了。”吐孙江说。

  由于“法治小院”就在家门口,村民们喜欢聚在这里聊天,于是,除了承担法治宣传、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等功能,“法治小院”也成为民情征集的场所。

  托万买里村党支部书记王怡豪告诉记者,村里很多青壮年都在外务工,留守老年人提出把土地流转出去的愿望。于是由村办合作社将200多户的1200亩地集中起来种植,今年3月通过“四议两公开”定价每亩400元。

  后来,又有村民在司马依家的“法治小院”交流时提出,这个土地流转费用有点低。收集到这一村民意见后,该村再次通过“四议两公开”,将价格提高至每亩500元。

  阿图什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张随春介绍,阿图什市正在各乡村倡导建设“法治小院”,以精准、普惠方式打通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供给的末梢。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杨海艳]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