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丨年轻人也爱中医养生
2024-11-19 10:28:46 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马蓓

在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桂林路附近的一家中医保健中心内,几名年轻顾客正在做盐疗。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马蓓摄

  中药茶包、生发液、失眠枕、功能型香囊……走进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振安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元的中医药产品紧贴市场需求;夜间门诊、线上开方、家庭医生、远程医疗……碎片化的养生模式为上班族和学生群体提供了方便,让养生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

  如今,家门口的中医馆成功“拿捏”住了年轻人,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馆医护人员拥有自己的粉丝,年轻人直呼:“中医馆的针灸、推拿太‘香’了。”

  眼下,中医养生逐渐融入年轻人的生活,中药爆款屡屡成为现象级。

  今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卫生健康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生产生活”“推动中医药文化加快从内容供给向产品供给转化”。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以推进“健康新疆”建设为主线,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不断完善中医药发展政策,努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逐渐“潮”起来的中医药文化,何以赢得年轻人的心?这场双向奔赴该如何持续保持正确方向?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振安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500平方米的中医馆是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大特色。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马蓓摄

  为啥喜欢养生?

  传统文化新花样

  古色古香的诊室、浓浓的草药香、各类先进的中医器械……在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振安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内,医生正在为前来就诊的居民把脉、针灸、推拿,其中有不少年轻面孔。

  “年轻群体来做中医诊疗的差不多占到总人数的六成。”振安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梅素华介绍。

  29岁的梁天宇刚进行了一次肌肉放松体验。“简直大爱。”他说,自己工作需长时间面对电脑,颈椎时常感到不适,这几个月在抖音上看到不少年轻人勇闯养生赛道,他也想尝试一把,“神奇,把自己交给专业人士按一按,身体好像充满了电。”

  “现在的推拿手法也与时俱进,会结合肌肉解剖学等原理,更有针对性地找到‘症结’所在,重点按摩放松劳累部位,同时为我们提供专业建议。”和梁天宇一同前来体验的朋友那伟说。

  500余平方米的中医馆是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大特色,凭借8类20项中医诊疗服务圈粉不少年轻人。每天中医门诊接待量90人次左右,年轻群体占60%。

  “尤其是周末,我们的理疗师全都排满。”梅素华说,来到中医馆的年轻人不是单纯为看病,更多是为保养身体,提前预防。在中医馆医师的推荐下,很多年轻人还加入了社区组织的八段锦练习队伍,有空就去练一练。

  外观精美的丝绸枕头,包裹着中草药;小巧别致的中药香囊,不仅能祛病,更成为爱美人士身上的配饰……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根据季节和时令变化,针对年轻人喜好推出系列中医药养生产品。

  “像茶包一样能随身携带并冲泡,虽然无糖但仍有股淡淡清香,健脾护肝,价格也实惠。”注重养生的“95后”林子轩,在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开了几副中药茶包,“比咖啡、奶茶健康。”

  年轻人热衷养生,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郭震兵也有同感。“我们希望以一种新形式传播推广中医药文化,让年轻人更愿意接受中医药养生。”郭震兵介绍,如今来医院做理疗项目的年轻群体占到三分之一,医院推出的沙疗、足疗等理疗项目很受欢迎。考虑到年轻人的工作时间,医院打造了碎片化养生模式,去年推出的午间、夜间门诊深受好评。

  “我们希望以更专业的方式调理身体和状态。”采访中,谈及为何会主动拥抱中医药,不少年轻朋友有共同心声,也逐渐对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性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而中医传统文化也以求新求变的态度靠近年轻人。今年以来,乌鲁木齐市、库尔勒市、霍尔果斯市、伊宁市等地,都相继推出了中医夜市,专家变“摊主”,养生茶代替珍珠奶茶,八段锦代替宅家,带着烟火气和草药香的中医药传统文化正以全新的形式进入年轻人的视野。

在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振安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内,附近居民正在做理疗项目。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马蓓摄

  养生消费值不值?

  健康观被重置

  当年轻人扛起养生大旗,养生领域也衍生出很多消费热点。

  近日,乌鲁木齐市民唐晓翼跟闺蜜一大早就来到位于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桂林路附近的一家中医保健中心。她们体验了泥灸后,感觉不错,又体验了盐疗。

  唐晓翼从事传媒行业。从去年起,她开始去养生馆推拿放松,被闺蜜笑称“90后潮流养生达人”。她算了一笔账,每年在各类保健品上的支出约8000元,加上推拿、针灸以及购买的各类按摩仪,花费超1万元。

  “并不是说养生保健的当下功效有多好,而是它扭转或强化了我的思维方式,让我更乐于战胜自己的惰性。多年后回头看会发现,养生局的流行,确实让我更健康了。”唐晓翼说。

  该中医保健中心负责人王玉文也发现,从业三年中,来店里做理疗的年轻面孔越来越多,最大的变化是从被动转向主动。“很多年轻人不是身体出问题才来疗养,而是把养生当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王玉文说。

  在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德汇万达商场内,一家以新中式养生为主题的茶饮店铺吸引不少年轻人来打卡。“内调外养、药食同源”几个醒目的大字挂在店铺中间,多数饮品有茯苓、胎菊、酸枣仁、新鲜人参、苦荞等大众常见的中药材。“没有科技与狠活,都是中药食材制作的饮品,对我这种‘成分党’来说很友好。”一名年轻顾客购买了一杯阿胶姜枣茶后,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31岁的刘奕葳是这家店的负责人。今年2月,看好养生经济的她加盟了这家店铺。“所有产品都由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制作而成,严格遵循中医药方剂配比,到店消费的顾客以年轻人居多。”刘奕葳告诉记者,店里研制的炖品、饮品既有零食的口感,又兼顾养生功效,符合年轻人的消费心理和保健诉求。

  “中医药是古老的,更是与时俱进、融合创新的。不变的是,自古以来它本就是融入生活中的。年轻人对中医药文化的接受和认可,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曾斌芳在中医药领域深耕多年,对养生年轻化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库尔勒市民跟随库尔勒市中医医院医护人员练习八段锦。图由该医院提供

  养生也有度量衡?

  拒绝盲目跟风

  近日,美团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7月以来,新疆“中医养生”的搜索热度同比增长了87.8%。在这一波养生热潮中,25—35岁的年轻人占比近半,成为推动新中式养生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乌梅饮、养颜茶等中式健康茶饮,到中医药文化夜市提供的中医特色技术体验,在中医药文化圈粉年轻人的同时,如何营造科学适度的中医热氛围,也成为当下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养生保健最重要的是科学适度,不能被社交平台制造的健康焦虑牵着鼻子走。”郭震兵说,保健品和中药食补对身体健康起到的是辅助作用,相比一味追捧,更应该清晰地认识到辨证施治,一人一方,过度养生和盲目跟风都会适得其反,最重要的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年轻人主动拥抱中医药,作为从业人员,也应拿出规范化的管理,才能不负每一份期待。”这是不少业内人士的共识。

  库尔勒市中医医院推出的中医文创产品深受20岁至40岁人群的欢迎,该院中医康复科住院医师李昀书说,每款产品从院内研发起便严格把关,确保疗效,群众购买时须接受医生当面问诊。

  也有医院利用自己的官方微信小程序平台,在群众购买前提供问诊服务,给予专业建议,作出评估,对症下药。

  王玉文去年9月考取的亚健康调理师(高级)证书,被放在中医保健中心最显眼的位置。“通过系统性的培训学习,能让中医药理疗服务更加规范和专业化。”王玉文说。

  对于养生馆的选择,郭震兵也提醒,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养生馆或治疗馆,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做理疗。

  “目前年轻人对中医药文化知晓度逐渐上升,更应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的科普宣传,结合各民族医药的特点,坚持中西医结合,提高中医药在新疆地区的服务能力,提升新疆中医药整体水平和影响力。”曾斌芳说。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美合日巴努姆·阿卜杜米吉提]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