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一韵,听新疆故事;一词一句,探文化精髓。
《辨词》栏目深入挖掘新疆的地理、历史、民俗、美食等元素,选取具有深厚历史积淀与独特地域特色的词条辨音解析。在悠扬变化的平、上、去、入四种声调中,和读者一起领略新疆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体验这片土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
彩鞠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蹴鞠。汉代刘向《别录》中记载,蹴鞠传言为黄帝所作。而这种以革、毛制作的鞠球,亦被认为是世界足球的发端和最早形态。
蹴鞠流传到新疆后,演变成少数民族传统击鞠运动,其使用的鞠球最特别之处是以彩线绣图,图案精美、绣制精细,故名彩鞠。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鞠念“jū”。
乌鲁木齐市市级非遗项目彩鞠艺术代表性传承人邹永萍在制作彩鞠。(资料图)
如今的鞠球,早已由体育用品演化成了手工艺品。2022年,彩鞠艺术入选乌鲁木齐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制作彩鞠的第一步是缠绕素球,把棉花或想要填入的物料包裹在棉花之中,先用粗线缠绕,打实球形,再用细线缠绕,紧致球面,凭手感缠绕出标准的球形。缠绕时,左手的力度要均匀,右手的线缠得越乱越好,越错综复杂越好。缠好后,用绣花针轻戳一下,如果看不到球内的棉花,说明一个圆润的标准素球完成了。
制作彩鞠的第二步是分球。彩鞠上的图案犹如万花筒一般变化多端,分球时要根据花形状的不同,进行精密的几何设计。
绣鞠是制作彩鞠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彩鞠的绣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对称绣法。绣制时注意颜色的变化过渡要自然,初入针一定要深,不要太宽,要时刻保持线的平整度,否则,游走的线很容易打结。另外,对称绣的彩鞠花的形状很相似,在球体上绣时变化不大,绣出后才能看出花的形状,只要一针错了,要全部拆掉重新绣,对绣制者的专注力要求非常高。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李嘉妮整理)
更多相关报道,请点击图片进行阅读↓↓↓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