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一韵,听新疆故事;一词一句,探文化精髓。
《辨词》栏目深入挖掘新疆的地理、历史、民俗、美食等元素,选取具有深厚历史积淀与独特地域特色的词条辨音解析。在悠扬变化的平、上、去、入四种声调中,和读者一起领略新疆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体验这片土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
在《2023中国诗词大会》第四期的舞台上,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的一组劳作泥俑“活”了,现场演绎的唐代西域妇女舂粮、簸糠、推磨、擀面、制作花式糕点的欢快场景,吸引了全国亿万观众的目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舂念“chōng”。
舂粮者俑(资料图)。
这组劳动妇女俑1972年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201号墓。
舂粮者俑高13.5厘米,着轻薄的淡绿色长袖衫、垂于脚下的彩条长裙。她的头微微倾斜,双手持棒,用力舂捣石臼内的粮食。
簸粮者俑(资料图)。
簸粮者俑高11厘米,身穿V字领浅绿色长衫,下着黄色长裙。她跪坐在地上,右手端着簸箕,左手仔细清除粮食中的杂物。
推磨者俑(资料图)。
推磨者俑高16厘米,上穿V字领黄灰相间色彩条上衣,下穿白底灰色彩条长裙。她右手把持木质磨柄转动磨盘磨面粉,左手则扶着上磨盘添加粮食。
擀饼者俑(资料图)。
擀饼者俑高8.3厘米,上穿杏黄色长袖衫,下着淡绿色长裙,席地而坐。她头微微倾斜着,腿上置一面板,虽然面露倦意,但双手仍用擀面杖在擀面,身旁有一饼鏊,鏊上正烙着饼,美食香气似乎扑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李嘉妮整理)
更多相关报道,请点击图片进行阅读↓↓↓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