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于熙报道)“能救人比啥都强!”12月17日,在自治区人民医院结束了5个多小时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后,张爱国(化名)对众多探望他的人说。这是他今年第二次为这名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
49岁的张爱国是河南安阳来新疆务工人员,目前在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市干油漆工。
尽管自小家境比较困难,但他乐观豁达,非常有爱心。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参与无偿献血,还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18年,来到新疆后,张爱国省吃俭用,但当在新疆结识的工友和朋友有困难时,他总是慷慨相助。他说,在打工的日子里,他遇到的新疆人对他都特别热情。尤其是做油漆工期间,雇主们都夸他活做得好,总是及时结算工资,从不拖欠。
今年6月,张爱国接到自治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询问他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一名患者的生命,他爽快地答应了。随后,经过规律作息、调养身体,张爱国首次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武汉这名患者带去了生的希望。
回到工地后,身边的很多工友都向张爱国咨询,也想成为志愿者,他得空就给大家普及相关知识。后来通过自治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介绍,他去各大医院了解,得知不少血液病患者在焦急等待着造血干细胞捐献。张爱国想呼吁更多工友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队伍的愿望更加强烈。在乌鲁木齐市、昌吉市各大农民工扎堆的劳务市场里,经常有他宣传造血干细胞知识的身影。他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提高农民工朋友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的认知程度,鼓励更多人注册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前不久,张爱国再次从自治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处得知,自己救助过的武汉患者病情复发,需要造血干细胞救命。“我同意再次捐献,只希望对方尽快好起来。”张爱国说。
第二次捐献计划出来后,需要住院一周时间,其实这会损失张爱国一笔打工的收入。“每次他总是说人命关天,救人要紧,完全按我们的安排日程走。”新疆红十字“三献”志愿服务大队大队长杜桂君说,张爱国的大爱精神令人钦佩。
一年内捐献两次造血干细胞救人,张爱国的举动让许多老乡和工友连连点赞。“希望通过我的言传身教,能让一双儿女努力做一个乐善好施的人。”张爱国说。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