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李嘉妮
“从事农业工作很辛苦,也极具挑战性,但当看到作物高产或病虫害得到治理时,心里就甜甜的。”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24年、长期关注农业生产的自治区政协委员关丽菊谈起去年履职经历时感慨道。
关丽菊(右)在小麦田进行测产工作。本人供图
关丽菊也是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广研究员。她大部分时间都在服务指导农业工作,从水稻田到玉米地,从春耕到秋收,思考如何高产丰收。
农业工作苦、累、难,但满怀对家乡人民深情,关丽菊二十多年如一日地奔波在农业生产一线,不断改良种植方法,提升农作物产量。
数据显示,新疆各种类型盐渍化土壤总面积达1336.1万公顷,占全国总盐渍化土壤面积36.8%,是我国盐渍化土壤面积最大分布区。
去年以来,关丽菊在走访调研、与农民交流时格外关注盐碱地治理问题,有些区域由于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溶解在水中的盐、碱随着水分蒸发,在土壤表层积聚。同时灌区排水系统不完善,造成耕地次生盐渍化现象增加,耕地质量有所降低,作物产能提升受限。
“盐碱地是我国重要后备耕地资源,将其高效利用起来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关丽菊说,盐碱地种植粮食作物难度大,年景不好时往往颗粒无收,导致大片土地撂荒。然而,经过相应治理,盐碱地有望成为丰收之地。
“如何让盐碱地重生、创出高产,不仅是农民的梦想,也是我的梦想。”关丽菊说,盐碱地是粮食增产潜力所在,做好盐碱地改良,带领乡亲们致富增收,是她今年履职重点。
为此,关丽菊今年精心准备两份建议,其中一份是关于改良盐碱地建议,希望能通过增加地下水指标,解决土地盐渍化问题。
出生、成长、工作在这里,从小感受着农民勤奋和艰辛,所以,关丽菊这两年提的建议都和农业发展相关。关丽菊表示,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将在立足本职岗位基础上,继续关注民生,去田间地头做好调研、写好建议,把履职尽责做得更好。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