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赵悦报道)“今年,全疆陆生藻生物治沙和盐碱地协同治理项目总面积超过3万亩,还有800多公里的公路边坡治沙,治沙规模比公司成立以来历年总和还多。”2月25日,新疆金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艾萨江·托乎提兴奋地告诉记者。
2月25日,新疆金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科研人员在开展陆生藻种分离研究。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赵悦摄
作为全国唯一的陆生藻研学产销一体化中心,金正生物进入了陆生藻技术应用推广新阶段。
“陆生藻生态治沙,是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的全新技术升级。”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何晓明对在新疆规模化实施陆生藻生态治沙予以高度肯定。
在陆生藻生态治沙技术应用推广“爆发”背后,是持续16年的科技创新研发积淀。
2008年,新疆师范大学艾山江博士带领科研团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陆地发现并分离到沙漠藻种,在科学界引起了巨大关注。当年,新疆师范大学启动相关研究,与新疆金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达成产学研合作。
从2009年开始,金正实业组织科研团队进行沙漠治理前沿科学、生态经济、可推广而有收益的新技术、新产品探索。通过大量陆生藻生物治沙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工作,筛选出了适合于新疆干旱沙漠环境中快速生长繁殖的固沙、保湿、改良藻种组合。2018年,新疆金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陆生藻产业化研究步伐更快了。
近几年,金正生物联合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以新疆为重点进行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研究应用,形成了陆生藻生态治理技术体系多项重大成果。规模化“陆生藻+植物”固沙覆绿工程应用等探索,为我区乃至全国荒漠化治理、土壤改良、盐碱地治理实施起到了良好示范。
“2024年底,我们金正生物研发中心获批‘十四五’第四批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艾萨江·托乎提介绍,目前中心已经成熟、具备大面积推广的技术体系有四大项,分别为生物治沙技术体系-固沙保湿技术,土壤改良技术体系-生物垫层技术,提质增产技术体系-细胞营养技术,废水净化技术体系-生物吸附、转化技术。
2月25日,新疆金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艾萨江·托乎提介绍陆生藻盐碱地协同治理示范系统工作原理。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赵悦摄
“我们已经建成陆生藻‘种质资源-DNA样本-基因数据’三库一体平台,实现了藻株工程规模化培养等,可为全疆沙漠生态治理、绿色农业提供特色服务。”艾萨江·托乎提说,今年公司有望完成2亿元产值,今后还会拓展生态治沙更广阔市场空间。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