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于熙报道) 3月24日,“生命·希望”——2025年自治区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暨宣传普及活动,在乌鲁木齐市东山生态园(乌鲁木齐市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园)举行。人体器官捐献者家庭代表、受体代表、医务工作者、志愿者、公益组织代表等250余人,参加了这场特别又有意义的活动,共同向无私奉献的人体器官捐献者表达深切哀思和崇高敬意。
3月24日,“生命·希望”——2025年自治区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暨宣传普及活动,在乌鲁木齐市东山生态园(乌鲁木齐市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园)举行。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熙摄
鲜花簇拥、山林含肃。缅怀纪念活动现场,全体人员向人体器官捐献者们默哀。一名人体器官捐献者家属讲述了孩子完成生命接力的善举。人体器官捐献受体代表阿先生分享了对生命的感悟以及接受捐献的心路历程。缅怀纪念活动现场庄严肃穆,是对捐献者的深情缅怀,更是一次对社会各界的生命教育,激励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人体器官捐献事业中,传递生命希望,弘扬人间大爱。
3月24日,“生命·希望”——2025年自治区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暨宣传普及活动中,医务工作者以诗朗诵形式致敬人体器官捐献者。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熙摄
“清明将至,奉献生命礼物的人体器官捐献者不会被忘记,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照亮了他人,他们的行为是对人性和社会文明的最好诠释。”自治区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冬红说。
“人体器官捐献者的大爱之举,让生命升华,为社会注入温暖力量,构筑起亮闪闪的人道丰碑。”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大一学生郭嘉一表示,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愿意用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智慧乃至身体挽救更多生命。
3月24日,“生命·希望”——2025年自治区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暨宣传普及活动中,人们缅怀人体器官捐献者。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熙摄
近年来,自治区红十字会持续探索、规范和推动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依法履行宣传动员、意愿登记、捐献见证、缅怀纪念、人道关怀等职责,逐步加强人体器官捐献组织网络、协调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在全疆各地(州、市)及全区185个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置了器官捐献宣传动员登记站。人体器官捐献正逐渐被大众认可,越来越多器官衰竭患者因捐献得以延续生命。截至目前,新疆累计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超过9万余人,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134例。
特别是《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2024年5月1日施行后,新疆进一步加强对遗体和人体器官(角膜)捐献者家属社会优待政策的科普宣传和落实,出台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红十字会遗体(眼角膜)和人体器官捐献人道救助金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强器官捐献规范管理,不断加大对捐献者家庭的人道救助慰问力度,对全疆历年来实现人体器官捐献者在校子女每年发放助学金,做好集中缅怀纪念和协调员管理等工作,促进新疆人体器官捐献体制机制更趋完善。目前,一个科学公正、符合伦理的公民逝世后无偿器官捐献体系已初步建立。
今后,自治区红十字会将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单位的沟通合作,建立会商机制,联合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宣传动员、志愿服务、表彰奖励等活动,推动人体器官捐献系统性多学科协作机制的建设,努力形成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合力,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器官捐献这项大爱奉献的事业中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