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落实落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坚定不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委书记 周晨 / 文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就民营经济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彰显了党中央“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的鲜明态度,进一步释放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强烈信号。
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是民营经济大区,民营企业数占企业总数的90%,民营经济贡献了经开区45%的营业收入、47%的技术交易和税收、50%的新增就业岗位,撑起了经开区经济发展的半边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落实落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汇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磅礴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
加强党的领导,把稳党建引领“方向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我们要坚持党对民营经济工作的领导,规范加强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
强化政治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纳入重点学习内容,深入商会、企业、车间开展专题宣讲,宣传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立场态度和政策举措,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抓实企业党建。建立区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社会工作部门归口指导、行业部门纵向推动、各类园区横向拓展、街道社区属地管理“六位一体”沟通协作机制,引导民营企业成立党组织或加入行业、商协会党组织。
突出示范带动。积极推荐优秀民营企业家参加国家、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把“思想政治强、行业代表性强、社会信誉好”的民营经济代表人士推荐作为人大代表候选人、政协委员人选和工商联领导班子人选。
强化惠企纾困,抓住增强信心“牛鼻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我们要坚持把服务民营企业发展作为应尽之责、分内之事,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打好惠企纾困政策“组合拳”,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扎实推进纾困解难。开展企业“大走访”行动,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发展现状、问题、诉求,聚焦企业关心的难点、热点、盼点,制定针对性产业支持政策,优化完善人才引进、就学入托、居住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健全惠企政策落实机制,推动各类政策落实到位,真正为民营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着力加强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管理,对重点产业链行业企业给予融资支持,鼓励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支持力度,缓解民营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24年协调银行和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贷款、融资额度上千亿元,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资金需求。
妥善化解企业账款。坚持把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作为头等大事,深入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用好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结合自有资金偿还、资产抵偿等方式,按期偿还拖欠企业账款,稳妥有序化解政府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
夯实产业支撑,筑牢稳定预期“压舱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要牢牢把握企业、产业、开放等着力点,引导民营企业把坚守主业和做强实业统一起来,助力民营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精心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健全“揭榜挂帅”“赛马”等激励机制,健全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和双创载体质效提升行动,建好用好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经开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民营企业占比80%以上;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占总研发投入近60%,更好为经济发展赋能。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围绕服务和融入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装备制造、商贸物流、数字经济三大优势产业,巩固提升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特色产业,一产一策绘制产业图谱,细分重点领域、梳理关键环节,推动延链补链强链,形成了以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卓郎新疆智能机械有限公司、新疆牧神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以新疆京东金盈贸易有限公司、新疆每日集团有限公司、新疆海鸿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商贸物流产业;以立昂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中科类脑智算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产业;以乌鲁木齐伊利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康师傅(乌鲁木齐)饮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食品饮料产业,民营企业成为经开区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发挥对外开放平台效能。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机遇,发挥自贸试验区、国际陆港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优势,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创新综保区“智能出区+图定班列”、商品车出境和“口岸+卸货地”监管模式,打造“天山号”品牌班列,落地TIR集结中心(乌鲁木齐),上线运营“新智港”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发展保税物流、保税加工、保税展示等业务,助力企业扩大开放、向西发展。乌鲁木齐片区经开功能区块新增企业数占新疆自贸试验区一半以上,其中,民营企业占新增企业数85%以上;民营企业实现保税业务进出口值15.7亿元,占比75%以上。
突出改革创新,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我们要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持续擦亮“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营商环境名片。
打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积极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坚持“非禁即入”原则,清理破除隐性准入壁垒,进一步放宽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医药卫生等领域市场准入,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工程和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做到对各类经营主体“一碗水端平”。
打造便民利企的政务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集成政务服务改革,实施“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审批服务模式,全面推行“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探索推进“一证准营”、跨地互认通用,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政务服务。
打造亲商安商的发展环境。践行“致力于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服务理念,推行项目“帮办”“跟办”,健全区、部门、街道三级联动网格化服务企业工作机制,推进“政金企”常态化交流,优化绿谷惠才政策,完善“企业家日”制度,依法依规为企服务,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打造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完善跨部门联合监督“综合查一次”措施,实行“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切实保障企业合法权益;设立自贸试验区服务专区、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创新打造涉外一站式争端解决中心,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国际商事纠纷诉讼、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服务。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经开区将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国两会部署要求,坚持把改革的精神、改革的思维、改革的方法贯穿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全过程,营造更好的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创新环境、政务环境、要素环境,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务实创新、克难奋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