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熙
“谢谢基金会给我们送来爱心物资,生活在这个年代很幸福!”4月12日,一场捐赠在乌恰县铁列克乡铁列克村举行,马依热·买买提阿力老人激动地说。
像这样由基金会发起实施的民生实事,近年来在天山南北时常发生。基金会是慈善的产物,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眼下,新疆基金会蓬勃发展,正为民生福祉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
新疆基金会有怎样拔节生长的“公益版图”?在助力民生福祉提升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未来又将如何持续发力,擘画民生新图景?记者走访探寻基金会赋能民生福祉的“新疆探索”。
扶危济困 擦亮民生底色
“哒哒哒……”阿图什市上阿图什镇塔什普什喀村再努尔民族刺绣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内,再努尔·提来克正带领绣娘们飞针走线,绣品上的羊角云格外别致。
再努尔是这家合作社的负责人,“多亏新疆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的帮扶,我带着姐妹们创业才端上‘金饭碗’。”她说。
作为新疆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的公益品牌项目,“爱心一元捐”自2010年以来累计筹集善款1.18亿元,通过实施妇女创业行动、临时救助行动、紧急救灾行动等一系列举措,直接惠及6.27万余名妇女儿童。
这只是新疆基金会聚焦民生,书写温暖实践的一个缩影。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政府不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同时创新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工作机制,动员引导社会组织、慈善力量、专业社工、志愿者为困难群众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促进慈善救助与政府救助高效联动。由此,新疆基金会迎来振兴发展的机遇和活力,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截至目前,全疆注册登记的基金会涵盖扶危济困、教育卫生、公共服务等多种类型,分布在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喀什地区、克拉玛依市等地,主要在扶危济困、教育事业、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领域发挥作用。
前不久,新疆红十字基金会启动“天使之旅”2025年新疆先心病患儿筛查救助行动。阿勒泰市民王素英的孩子从小被查出卵圆孔未闭,经专家诊断,为孩子找到了科学的护理和治疗方法。自2017年启动,该行动已为新疆2.1万多名儿童进行了先心病筛查,并为符合手术指征的2300多名患儿完成免费手术治疗。
2024年10月31日,新疆红十字基金会“红动天山”乡村振兴公益万里行活动慰问组一行,走进疏附县托克扎克镇阿亚格曼干村,对该基金会救助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术后回访和慰问。付春来摄
近年来,新疆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民生改善。过去8年来,该基金会募集款物数千万元,惠及残疾人50余万人次。特别是由该基金会实施的“最美妈妈——新疆脑瘫智障患儿关爱工程”“集善·乐享光明”关爱眼健康公益助残项目等,让残疾人更公平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新疆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财富不断累积,为新疆基金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目前,新疆基金会数量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行业已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并向着高质量发展方向稳步迈进。“事实证明,基金会已成为接受社会捐赠的主体之一和服务新疆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新疆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说。
聚焦教育 厚植民生根基
新疆基金会凭借多维度的社会参与以及项目支撑,对新疆社会的诸多层面产生着积极影响,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参与度最为活跃。
“嗖——”一只足球腾空而起,巩留沙洲实验学校女子足球队队员迪丽巴尔·吐尔万江飞奔在绿茵场上,青春洋溢。
今年3月,新疆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启动实施“石榴籽·阳光巴郎”新疆希望小学足球季项目,项目覆盖全疆14个地州市。
实施新疆希望工程、助力困难学子圆梦、为受灾地区青少年帮扶拨付紧急救灾款……新疆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受益面和受益规模持续扩大,仅新疆希望工程资助的困难学生就超过10万名。
2024年3月27日,新疆红石慈善基金会发起的“新疆非遗进校园”公益项目,在乌鲁木齐市第87小学启动。图为学生们在欣赏桑皮纸书画作品。麻在青摄
《基金会管理条例》实施20多年来,新疆基金会始终不遗余力探索教育帮扶项目实施。
2023年,新疆红十字基金会启动“守护安全·救在身边”中小学生安全健康守护项目,截至目前,共为全疆中小学生发放2万余套安全防护包,提升了中小学生防灾减灾安全意识。“今后,我们会把社会优质资源引入教育事业中,为新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该基金会理事长陈伟表示。
去年,昌吉回族自治州育才教育基金会成立,首笔1000万元教育善款用于奖励优秀教师、优秀学生、优秀校(园)长,以及资助困难教师、困难学生等。
……
记者走访多家基金会发现,从业务范围,特别是大额捐赠情况来看,这两年,10万元以上的教育大额捐赠有所增加且保持稳定,这说明大额捐赠者对基金会关注教育领域是认可的,仍然选择通过基金会来做公益。而多家基金会也通过精心设置教育项目,或发起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或打造特色活动品牌,或将科学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引导少年儿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助力乡村 澎湃民生动力
“有了基金会的支持,靠养殖发家致富不是问题。”叶城县伯西热克镇欧壤村村民塔森·吐尼亚孜底气十足地说。
2024年5月23日,新疆红石慈善基金会组织莎车县创业带头人,前往阿克苏市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图为乡村女性在学习麻辣羊蹄的制作。古力格娜·艾斯克尔摄
受益于新疆红石慈善基金会发起的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培训项目,塔森不仅学到了科学养殖知识,还获得了3万元项目资金支持,成了当地有名的养鹅大户。
该项目在叶城县、莎车县、疏附县等地实施,新疆红石慈善基金会为乡村产业带头人提供全方位的创业能力、创业资金及创业老师支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基金会团队深入南疆10多个县市、30多个乡镇、60多个村庄调研,同时启动了“乡村孩子的妈妈老师”“乡村安全教师培训计划”“我的身体我做主”等一系列公益项目。
作为5A级社会组织,新疆红石慈善基金会通过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专业运作”的现代慈善模式,重点围绕乡村振兴实践、社区治理创新等领域开展公益项目。截至2024年底,该基金会已累计筹募善款逾2.4亿元,实施公益项目覆盖全疆14个地州市,惠及各族群众数百万人次。
“基金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这是社会组织的重要责任。我们一直倡导公益项目和资金向南疆五地州乡村倾斜,持续探索公益事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为乡村振兴汇聚公益力量。”新疆红石慈善基金会理事长余立军说。
乡村振兴战略启动实施以来,特别是2022年民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印发《关于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通知》以来,新疆基金会持续聚焦乡村振兴,优先向南疆地区倾斜,通过不断研发创新项目,探索新领域,优化传统品牌项目,以及多类型帮扶,努力在乡村振兴新的实践中更具针对性、实效性与引领性,全力探索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掀起了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高潮。
新疆红十字基金会实施“红动天山”乡村振兴公益万里行活动,新疆农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新疆喀什大学教育基金会帮扶品学兼优学子安心逐梦……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新疆基金会的脚步坚定而有力。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防止规模性返贫致贫、高质量充分就业、“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等众多民生领域,已成为新疆基金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广阔舞台。
“当前,党和国家对慈善事业的重视程度、社会各界对慈善事业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我们会积极营造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推动新疆基金会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新疆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