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社区丨“哪吒工作法”巧解老旧小区治理“千千结”
2025-04-22 10:02:22 石榴云/新疆日报

  4月18日,清晨的阳光透过绿化带,洒在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长江路街道棉花南街社区棉南佳苑小区崭新的小广场上。居民吴金凤和邻居们利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身后几个孩童追逐嬉戏。“以前这儿全是围墙和乱搭的菜地,现在,健身、下棋、遛弯都有地方了!”吴金凤笑着说。

  这样的变化,源于棉花南街社区创新的“三圈共治”模式。

  棉花南街社区所辖的棉南佳苑小区始建于1984年,由多个企业家属院组成,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状态。2023年,按照乌鲁木齐市统一规划,棉南佳苑小区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

改造后的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长江路街道棉花南街社区棉南佳苑小区,新增120个停车位、3处绿地游园。陈宇摄

  “种了十几年的菜地要铲平,围墙要推倒,还要缴纳物业费?不可能!”当棉南佳苑小区启动老旧小区改造时,不少居民把社区党委书记徐智挡在了门外。在这个由多个企业连片老院落组成的小区,1000多户居民中六成是老年人,他们习惯了在空地种菜、养小动物,以及不缴纳物业费的“自由”,对小区改造充满抵触。

  “第一次入户,三分之二吃了闭门羹。”该社区主任杜倩芸回忆。

  转机出现在居民景东强身上,这位退休的老党员,起初也是反对者之一。“我是党员,不能光想着自家小院。”社区干部连续上门谈心,景东强最终带头支持改造,还当选业委会主任。

  充分发挥红色党建引领圈作用,以“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为纽带,120名党员中心户成了基层触角,他们带着改造方案挨家解释,通过入户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充分征求居民改造意见建议,摸清拆墙并院意愿以及对物业服务的要求。

  15个小区合并后,新增120个停车位、3处绿地游园,房屋不热、下水堵塞、屋顶漏水、地面停车位不足等问题得到了解决……经过入户走访,改造后有意愿缴纳物业费的居民达80%以上。

  不仅如此,社区还按照“规模适度、边界清晰、方便管理、全面覆盖”的原则,根据社区规模、居民分布、驻区单位等情况,将社区划分为3个网格,建立了蓝色平安法治圈。

  3月26日傍晚,宝山路工商局家属院古力扎提(化名)家的灯光彻夜未熄。原来,她16岁的儿子小阿因学业问题离家出走已两天。社区立即启动“网格+警格”联动机制,通过学校定位、商铺走访,最终在网吧找到了孩子。

  “不仅要找回孩子,更要找回亲情。”社区邀请法律专家,为这对母子量身定制了家庭关系修复方案,不仅劝导了小阿,还引导古力扎提和丈夫改变了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以及跟孩子的相处方式。如今,重返课堂的小阿开朗了许多。

  这样的微治理已成常态。社区划分的3个网格中,每个网格配备8名专兼职网格员和1名警格员,形成“发现—研判—处置—反馈”闭环。今年以来,网格员累计解决房屋漏水、邻里纠纷等民生问题十几起,并为13户孤寡老人对接免费送餐服务。

4月21日,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长江路街道棉花南街社区志愿者了解居民诉求。陈宇摄

  有24年房龄的宝祥小区,第三网格长苏格拉·木合塔尔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不管是打扫卫生,还是给小区修修补补,只要居民杨新生在微信群喊一声,半小时就能聚集十几个人。这个没有物业的老旧院落,藏着自治的基因。

  社区趁势搭建“绿色议事厅”,通过101户全覆盖问卷和18条线下建议收集,推动小区成立业委会。杨新生如今有了新身份——业委会主任,他带着居民重新规划停车位,改造小区……如今,有事就开议事会成为该小区常态。

  “就像哪吒有三头六臂,我们靠红色党建引领圈、蓝色平安法治圈、绿色议事共融圈三圈联动。”徐智这样解释“哪吒工作法”。棉南佳苑小区的围墙拆除后,原本割裂的15个小院变成共享花园;宝祥小区居民自管后,停车纠纷同比下降80%;社区还培育出外卖小哥志愿队等7支志愿队伍。

  漫步小区,景东强看着崭新的停车位感慨地说:“拆掉的是围墙,连起的是人心。”远处,居民们在新修的小广场上聊天下棋,欢声笑语回荡在这个重获新生的小区。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王萌]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