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乡村强农有“数”——自治区乡村数字富民产业试点县调研
2025-04-24 12:27:27 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治立

  4月,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沙雅县与新和县,进入春耕生产“黄金期”。春和景明中,乡村数字富民产业是最亮丽的风景线。

  去年10月,在2024年新疆数字乡村经验交流会上,有8个县(市、区)入选第二批自治区数字乡村试点。其中,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和新和县的试点方向是乡村数字富民产业。

4月2日,在新和县广袤的麦田上空,植保无人机正进行田间作业。张冲 摄

  沙雅县和新和县,是渭干河绿洲平原上相邻的两个农业大县,两县地理环境、气候特征等条件相似度较高。成为乡村数字富民产业试点县后,两县更是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在持续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路上,让数字技术赋能更多的乡村产业,让数字红利惠及更多的农民群众。

  数智农业尽显“科技范”

  4月9日,在沙雅县红旗镇多勒昆村广阔的农田里,几台搭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无人驾驶精量播种机来回穿梭。

  站在地头的村民艾则孜·艾合麦提,看着播种机覆膜、铺滴灌带、下种、覆土“一气呵成”,对弟弟艾力·艾合麦提说:“5000亩地,两三天就播种完毕。接下来的滴水出苗,要看你怎么用手机操作了。”

  沙雅县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每年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180万亩左右。近年来,当地以实施南疆50万亩高效节水增收试点项目工程为契机,将越来越多粗放式生产的“补丁田”,变为现代化高效节水的“大条田”,并培育了众多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艾则孜和艾力兄弟俩便成为沙雅县德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联社(以下简称“德民合作联社”)的社员。

  德民合作联社理事长欧阳德明原是北疆的种植大户,5年前,他看到南疆现代农业发展的活力和潜力后,选择在这一植棉大县高标准种植粮棉作物。目前,合作联社拥有5个分社、1200余名社员、种植土地近3万亩,还突破了节水节肥、增产增效、饲料加工、肥料生产中的诸多技术难关。

  当沙雅县的一个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广大农民,借助先进的农机具、农田四情监测系统“慧”种田时,位于沙雅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则发挥着更全面的数字为农服务作用。

  “这个平台,在今年春耕生产中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哪个村哪块田耕种情况怎么样?哪个合作社有富余的农机可以调度?尽在平台掌握中。”沙雅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跟踪农事活动的全面开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生产进度,智慧农业服务平台这个“农眼”,在农林畜渔各领域中的产加销服务都能提供大数据服务。

  在新和县渭干乡恰热克协尔村瓜农艾热帕提·斯拉木眼里,家门口的“科技小院”把精准的科技服务送到了田间地头,让他下决心从种地靠经验到种地靠科技转变。去年,在“科技小院”农业专家的帮助下,他种的甜瓜亩均纯收入达5000元。

  新和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马忠强介绍,新和县“科技小院”通过“院企合作”,把课堂搬到了农田里。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服务农民,全县已在农区设立42个村级服务站。

  农村电商打开新空间

  “来到这里之前,我做梦都没想到,能在政府免费提供的共享直播间里把家乡的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既增加了收入,又开阔了眼界。”4月7日,正在新和县电商产业园做直播销售的尤鲁都斯巴格镇塔格艾日克村村民孜瓦旦木·吾休尔说。

  走进新和县电商产业园,映入眼帘的是实时更新的电商业务大数据平台、拓宽销路的“疆品订制”销售模式、风格独特的共享直播间、包装精美的特色农产品,以及功能齐全的农产品上行与工业品下行分拣中心。让记者深切感受到,这座沙漠边缘的传统农业大县插上电商翅膀后,正加速推动“三农”巨变。

  在丽水市援疆指挥部的牵线搭桥下,浙江赶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企业选派电商平台建设和运营方面的人才,助力新和县农村电商事业发展。

  “我们深化与知名网红、主播等深度交流合作,通过‘直播+电商’模式,助力新和县域农特产品畅销、远销,不断提升县域农特产品市场知名度。”丽水市援疆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去年以来,丽水市援疆指挥部针对新和县返乡大学生、待业青年、农村妇女等群体开展多轮电商培训,为当地培养了一批电商业务骨干和销售能手。

  今春,新和县塔什艾日克镇库木什鲁克艾日克村村民李新民,为南瓜种植做着充足准备。去年,他种的500多亩南瓜丰收,离不开新和县“农产品+电商”模式延伸到了他的瓜田。南瓜刚成熟就有疆外采购商下订单,与电商平台匹配的农村物流、包装、冷链等业务,也给南瓜迅速出疆提供了不少便利。

  在沙雅县海楼镇羌尕铁热克村,村民连彩凤提到当地政府和嘉兴市援疆指挥部组织的电商直播技能培训满是感激。她说,通过培训她掌握了短视频拍摄剪辑、视频直播管理、精准推广引流等,坚定了她和其他志同道合姐妹们通过电商平台就业创业的信心。

  “助力受援地发展农村电商,可以给乡亲们带来很多便利和福利。比如快递进村后,村民在家门口就可取快递;老年人购买机票、火车票,乡村快递站点可以代办;村民自产的农产品通过站点的微信群就可销售等。”沙雅县商务科技工信局副局长、嘉兴市援疆指挥部产业就业组副组长孙业飞说。

  农旅融合催生新业态

  今春,当塔里木河的冰凌尚未完全融化时、金雁河畔的垂柳尚未开始发芽时,沙雅县已迎来络绎不绝的游客。

  “冬春之交,沙漠边缘到处光秃秃的,有啥玩的?”有人不禁要问。

  “玩的地方可多了!”沙雅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成员沈燕表示。随着沙雅县数字经济逐渐融入乡村建设,农业、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游客走进沙雅县雁栖田园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可以参观“鱼菜共生”科普馆,体验草莓、圣女果、人参果等采摘;走进沙雅小刀文化传承基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基地,可以感受浓郁的特色文化;走进月亮湾等景区,可以欣赏大漠胡杨的壮美、品尝塔里木河烤鱼等美食;走进它乾城古城景区,可以充分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4月6日,在沙雅县雁栖田园生态文化旅游景区设施农业基地,一些家长带着孩子采摘草莓。王永江 摄

  得益于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数字经济不断发展、数字文化逐步繁荣,沙雅县的城乡融合、产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农旅领域更催生出不少新业态,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和客商。

  今年,沙雅县将加紧编制《沙雅县数字乡村发展建设规划》,全力推进沙雅全域数据底座建设,在农业生产、康养产业、电商产业、农文旅产业上下功夫,形成沙雅数字乡村试点建设“1+4”任务体系。其中,在推进数字农文旅融合发展中,深挖农业、文化、旅游优质资源,打造沙雅“数字化+文旅+乡村”发展新模式,着力构建数字化农文旅业态、营造智能化体验空间、研发创意化消费产品、形成新型化运维思路。

  在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加依村,随着“西北乐乡”——加依村4A级景区改造提升项目的持续推进,整个村子及周边村的旅游内涵更加丰富。

  “加依村现在有50%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未来这一比例还会增长。吸引游客驻足的不只是手工乐器制作,还有特色农家乐、咖啡馆、旅拍店、歌舞表演、婚庆展示等,可去的地方、可看的东西太多了。”加依村“农家小院”农家乐老板吐尔军·吐尔地说。到此之前,他一直在县城开餐馆,选择到加依村投资,正是看中了这个“网红村”的名气和人气。

  继续阅读:

  沙漠边缘的“数字突围”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高泽斌]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