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李嘉妮 实习记者 刘旦
精河县,地处北纬44度,凭借着一颗颗红彤彤的枸杞,在市场上闯出一片广阔天地。眼下,正值枸杞生长关键期,精河县的杞农们在田间忙着给枸杞抹芽,“枸杞小伙”何伟也正忙着带团队研发优化枸杞卡瓦斯产品。
何伟检测产品质量。 图/何伟提供
“这是我实现职业突破的‘新战场’,探索另一种生活可能性的‘试验田’。”4月18日,回忆起为什么选择来新疆工作时,精河县天山果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何伟说,新疆资源丰富,枸杞加工行业发展前景更是广阔,自己专业对口,在这里大有作为。
2016年,何伟从河南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2020年,他通过人才引进政策,从青海省来到新疆,成为精河县天山果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技术总监。
初到精河,何伟面对的是不完善的生产、检测场所及设施,甚至都不具备枸杞啤酒等深加工产品的生产资质,但他却没有气馁,和团队成员着手打造检测场所、申请生产资质。
“在新疆林果业大家庭中,精河枸杞产量与其他林果品种比,规模并不大,要想深挖效益,就得在产业链上下功夫。”何伟说,公司开始只做晾晒烘干等初级农产品加工,并没有从事深加工。然而,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公司意识到枸杞深加工市场前景广阔。
2020年5月,何伟带领团队开始推进枸杞深加工,其间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在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产学研合作,全面提高枸杞生产附加值,让枸杞从单一干果变成多元产品。
5年来,何伟带领研发团队推出3个系列20余款枸杞产品,先后取得12项枸杞啤酒和枸杞原浆相关新产品的国家专利。
要带领团队研发出大量枸杞产品,何伟并非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盯数据,除了产品研发外,他还需要盯生产、抓质量、产品检验等。
在枸杞啤酒加工车间内,何伟从原料拣选到成品包装,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每一瓶枸杞啤酒都达到最高品质标准。
何伟(右一)在介绍枸杞产品。 图/何伟提供
“我们生产的这款枸杞啤酒需要经过人工拣选、超声波清洗、原料粉碎、过滤杂质、加入啤酒花和酵母等系列操作,技术要求较高,每一步都要严格把关。”何伟说。
为确保产品品质,让消费者享受优质枸杞产品,每年枸杞成熟收获季节,何伟都要和团队成员带着检测设备奔赴田间,对还在树上的枸杞进行摸底,实现枸杞采摘前标准化管理、采摘后第三方抽样检测、生产过程质量检测、成品检测,保障枸杞从“田间”到“舌尖”的质量安全。
在何伟及团队的努力下,公司从单一的枸杞干果初加工,逐渐发展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他还推动公司引进6名专业技术人才,带动135户农户致富增收,辐射增加周边绿色枸杞种植面积5000亩。
“我相信精河枸杞产业定能越做越好。”何伟说,他将继续扎根新疆,为精河枸杞产业蓬勃发展注入技术力量。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