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多只天鹅,造就中国西北最梦幻的奇景
2023-10-17 21:50:36 粤贸行数字商贸平台

图片

眠沙卧水自成群,曲岸残阳极浦云。

那解将心怜孔翠,羁雌长共故雄分。

唐代 李商隐——《题鹅》

疣鼻天鹅

象征爱情的比心天鹅始祖

  疣鼻天鹅是世界范围内野生天鹅中数量最多的种类,但在中国却是数量最少的一种。它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易危物种;并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自此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疣鼻天鹅虽不擅地面行进,却水性极好,它们水上速度极快,可以单双脚两种不同方式划水。其凫水时,翅膀微隆,颈部成之字形弯曲,稍向后仰,俯首晗额,姿态优雅。欧洲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的舞蹈动作,便是以疣鼻天鹅优美的姿态为原型,创作改编而成。

图片

  疣鼻天鹅很少鸣叫,偶尔会发出嘶哑的之音,因此又称无声天鹅或者哑天鹅。传说中,疣鼻天鹅虽不常发声,但生命走向终点时,会吟唱一首动听的歌曲,这是属于她的“天鹅之歌”。

图片

  疣鼻天鹅又称爱情之鸟,只因雌雄疣鼻天鹅一旦求偶成功,便形影不离,相守一生,永不抛弃,恪守“一夫一妻”。即使面临生活的灾变,如意外或疾病的降临,一方与世长辞,另一方也不会另寻他爱,而是形影相吊,独自终老。正因为如此,疣鼻天鹅一直被视为忠贞不贰和唯爱永恒的爱情象征,她们时常贴面躬身,“举案齐眉”,被称为“比心”始祖。

  伊宁县天鹅泉

  近距离观赏天鹅至美挚爱

  天鹅,中国传统文化敬重圣鸟,其洁白庄重、高贵典雅,古人因而赋诗以钦慕之,今人亦取其净美寓意成文礼赞。

  漫漫爱情道路上,天鹅厮守一生挚爱,与伴侣飞翔于夕阳余光、起舞于流岚雾霭,生死相依、矢志不渝,直到洁白肉身的衰老陨落、眼里生命的光芒不再。

图片

  伊宁县英塔木镇夏合勒克塔木村,天鹅泉湿地公园,是伊犁河谷唯处冬季天鹅栖息地,每年都吸引700余只疣鼻天鹅在此越冬。天鹅泉属地下温泉,环境优美,冬季不结冰,为疣鼻天鹅和大天鹅提供了绝佳的越冬栖所。

图片

  清晨,她们在这里翩跹起舞,人们可以欣赏到“原版”芭蕾舞剧《天鹅湖》。太阳初升、洒下一缕清晨一日序言,朝霞绚丽、拉开苍茫大地破晓序幕。渐渐地,湖畔小树与芦花雾凇被染成一片金色,清澈宁静的水面,水气蒸腾、薄雾袅袅,朦胧缥缈、仿若仙境。

图片

  此时,天鹅咏颂起她们的赞歌,一展动人歌喉,迎接破晓将至,那声音嘹亮高亢,仿佛在咏颂生活,溢美生命。她们婀娜娉婷、展翼洑水,与群栖的野鸭共舞翩跹,形成一幅色泽纯净、轻盈灵动的自然幻景,让人啧啧称奇,堪称蔚为壮观。

  一对疣鼻天鹅,前额相抵,享受着自然赋予的幸福,人类温暖的祝福。自2020年底,她们在此安家,并于今年4月成功繁育出7只天鹅宝宝。这也是自疣鼻天鹅前往伊宁县栖息越冬以来,发现的首例就地繁殖。

图片

  天鹅夫妇常携天鹅宝宝外出觅食。长颈萦绕,竞相嬉戏,与清水共唱晚,与斜阳共镶金,一刹那,时空静止,构成一幅绝美的全家福。天鹅宝宝的羽毛已经由灰褐色开始慢慢变浅,再过几个月,她们的羽毛颜色将变成白色,她们也将成熟,与其他越冬天鹅结成连理,在伊宁的日升日落中感受光阴的敬抚,感受时光的跃迁,感受爱情的炽美。此情此景,正是深度旅游爱好者,重度摄影发烧友无可错过的绝美时刻。

  粤贸行

  梦幻天鹅泉

  天鹅之恋

  杏乡冰雪文化旅游节

  圣洁的天鹅,让人们汇聚于此,也推动着冰雪杏乡出品更多彩多元的文旅项目,“杏乡冰雪文化旅游节”就是其中翘楚。

  “天鹅之恋”杏乡冰雪文化旅游节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指示的重要载体,也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更是展示杏乡雪域风光、弘扬杏乡文化、推介杏乡旅游的重要平台。截至2022年,已举办4届,今年拟举办第5届。

图片


  

  旅游节将各类民俗文化与冰雪主题相融合,精彩纷呈,亮点繁多。欣赏天鹅雍容高贵的优美身姿,体验妙趣横生的冰雪项目,感受源远流长的特色民俗,品尝色味俱佳的传统美食,成为各族群众共享冰雪文化旅游发展成果的盛会。

图片

  冬季旅游,不仅可以观雪、滑冰、品特色美食,更能与水上精灵野生大天鹅来一次邂逅之旅。在天鹅泉旁,广大摄影爱好者不畏零下十几℃的严寒,纷纷举起各类“长枪短炮”摄像器材,抢抓天鹅最美的姿态。

  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激情四射的赛马叼羊,婀娜多姿的野生天鹅不仅吸引着外地的游客,同时也让当地的群众感受到了冬季旅游带来的人气和快乐。

图片

  今年12月底,杏乡冰雪文化旅游节盛大再启,将再次引爆游人对冰雪文化的热忱,对天鹅越冬的礼赞。

[责任编辑:薛路]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