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两会十大热词结果出炉!
2024-03-02 08:31:21 人民网

  2024年2月5日至25日,人民网连续第23次开展全国两会调查,广纳民情民意。本次调查通过人民网全媒体通道推出,吸引约615万人次参与。

  调查围绕10个领域设置49个候选热词。投票结果显示,“依法治国”“就业”“乡村振兴”“医疗”“高质量发展”“养老”“教育强国”“社区治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教育”最受网友关注,入选十大热词。

  “依法治国”位列榜首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在今年的全国两会调查中,“依法治国”位列十大热词之首。网友对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给予较高期待。

  调查显示,过去一年,网友对“电信网络诈骗”“网络套路贷”等网络违法犯罪治理成效感受明显。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举措中,“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呼声最高;超过65%的网友认为应“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和“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

  法治为民,诠释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底色。如何更好地司法为民?超五成的网友认为需要进一步“严惩侵害妇女、儿童、老年人权益的犯罪”,“加强劳动权益保障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护”,“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提升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综合效能”。

  “就业”保障呼声不减

  在历次全国两会调查中,“社会保障”一直备受关注,曾19次进入十大热词榜单。今年,社会保障领域的“就业”话题,依然是网友关注的焦点。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超过66%的网友认为2023年政府通过“加大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企业扩岗政策支持”这一举措来稳就业,成效最为明显。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就业主要指标顺利完成,就业形势总体改善:1至12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12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重点群体就业好于预期。

  2024年,就业压力依然存在。如何保障就业?超过66%的网友认为需要优化就业渠道和创业环境;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困难人员就业创业方面,超过59%的网友认为需进一步“鼓励企业吸纳就业”、“鼓励引导基层就业”并“支持国有企业扩大招聘规模”。

  眼下,新一年的就业政策正接续落地。面向就业困难人员、残疾失业人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已启动,不少地方开出“就业大篷车”,将岗位信息送到群众身边。2024年春风行动已在全国开展,预计提供就业岗位3000万个。

  “乡村振兴”寄托期待

  在今年全国两会调查中,“乡村振兴”位居热词榜前三。话题的高热度寄托着网友对描绘新时代“富春山居图”的美好期待。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4年,怎样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今年的“三农”工作作出系统部署。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少不了产业支撑。调查显示,在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举措中,“培育乡村特色知名品牌”“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升级”最受网友关注。近年来,我国乡村特色产业有了长足发展。各地不断探索实践,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越来越多的乡村特色品牌走出村寨、跨越山海、融入市场。截至目前,全国已累计建设18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全产业链产值超过4.6万亿元,辐射带动1000多万户农民。

  此外,超过五成的网友认为还应“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和“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如今的乡村,不再是单一发展农业的地方,更蕴含着丰富的乡村旅游、服务、电商消费等多元价值。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2024年怎么干?围绕老百姓衣食住行、社会经济发展,网友也纷纷建言献策。

  在进一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方面,超过75%的网友认为需“降低药品价格,推动独家品种的抗癌药、罕见病用药以适宜价格纳入医保”;将近63%的网友认为需要通过“加大稳岗支持力度”推进民生领域经济稳定,以助力高质量发展;面对既是家事也是国事的养老问题,网友普遍呼吁要“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推动专业机构服务向社区延伸”。

  此外,62%的网友认为需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教育均衡”,65%的网友认为目前社区治理中还需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责任编辑:高泽斌]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