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已发生多起山火 紧急提醒:五不烧、三禁止!
2025-03-24 17:14:37 国家应急广播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

降水偏少,大风多发

伴随春耕生产、踏青祭祀等

生产生活用火增多

当前我国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

严峻复杂

近期各地已发生多起山火

山西阳泉

  2025年3月22日16时许,山西省阳泉市郊区平坦镇李家山发生火情,截至23日19时,明火已基本扑灭,所幸火情未造成人员伤亡。

  总台记者在山火现场看到,一些悬崖之上有零星燃点难以控制,再加上现场风力大、风向多变,增加了扑救难度。救援人员挺进悬崖峭壁,利用灭火弹逐一扑救,彻夜守护,防止死灰复燃。

北京房山

  2025年3月22日上午11时许,北京房山区张坊镇发生山火,并蔓延至该区大石窝镇。经全力扑救,明火已于当日16时55分被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

  经调查,山火系村民卢某某(男,37岁)野外祭祀引燃周边杂草引起。目前,犯罪嫌疑人卢某某已被房山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浙江杭州

  3月21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金竹坞山起火。3月22日7时25分,百丈、黄湖山火的明火已全部扑灭,现场转入清理值守阶段,未造成人员伤亡。

受全球气候变暖

极端天气增多等因素影响

世界多国山火发生的频率、严重程度

以及火灾高风险季节的持续时间

都在增加

韩国多地进入“灾难状态”

  韩国行政安全部22日宣布,由于山火肆虐,当天18时起,蔚山市、庆尚北道、庆尚南道进入“灾难状态”。

△3月22日拍摄的韩国庆尚北道义城郡附近的山火现场。

  据韩国政府部门通报,截至22日,已有4名消防员因火灾遇难,另有6人受伤,15个村镇的逾200名居民被通知撤离。据韩联社报道,一名最初报告山火的人说,火灾由割草机的火花引起。

  3月23日,中国驻釜山总领事馆发文提醒领区中国公民注意防范山火灾害。

就在3月21日

应急管理部举行

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知识发布会

监测防火司司长杨旭东在会上介绍

虽然

导致森林草原火灾的

自然因素有很多

但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

占比90%以上

  2024年,全国共发生295起森林草原火灾,已查明火因的有287起,野外违规用火引发的达到170起,占已查明火灾的59%。其中:烧荒等农事用火39起,祭祀用火35起,电线短路24起,野外吸烟18起,施工作业8起。

可以说

野外违规用火

是我国森林草原火灾的

最大成因和最大隐患

森林防火重在“防人”

  1、农事用火“五不烧”

  未经批准不烧

  无隔离带不烧

  风力大于3级不烧

  无人看守不烧

  未备工具不烧

  2、林区活动“三禁止”

  禁带火种(包括电子点烟器)

  禁燃篝火

  禁抛玻璃制品

  此外,清明将至,大家应格外警惕祭祀用火引发火情。

  应急管理部发布会上,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院长孙龙表示,清明将至,天气干燥,风也比较大。野外祭祀活动中点烛、燃香等,都极易引发森林草原火灾。所以,在临近森林草原地带开展祭祀活动要特别注意。

  若前往森林草原防火区内祭祀,要严格遵守防火规定,绝不携带火种,倡导用除草、献花和种花、植树等行为祭奠亲人。请文明祭祀、安全用火,莫使火患扰平安!

遭遇山火

怎样早期处置并科学逃生避险?

小火快快快灭!

大火快快快跑!

  • 如果在野外遭遇山火,最主要的是冷静判断火势,火势较小时,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通过使用扫把、树枝拍打火苗或沙土覆盖等方法控制燃烧,若手头有灭火器,应迅速使用;

  • 如果火势蔓延迅速,无法扑灭,应避免与火焰直接对抗,确保个人安全是第一位的,以最快速度撤离至安全区域,等待专业扑火队伍处置。

  此外,逃生避险也要采取正确的策略。

  选择正确逃生路线

  优先选择侧风或逆风方向,以最快速度向开阔地、河流、道路等无可燃物区域转移。记住:千万别顺着风跑,火比人快!

  避开危险区域

  跑不掉,就找“安全地”!以最快速度前往空旷地、烧过的地方、岩石区、溪水边躲避。记住:千万不要进入密林、草丛、谷底等危险区域。

  及时求救

  拨打12119或向外界发送位置信息,如果手机不能用,可以利用鲜艳的衣物、旗帜等在显眼的位置挥舞,以便救援人员迅速找到自己。

遏制山火发生 守护绿色家园

国家应急广播倡议

不携带火种进入林区

建议选择无火露营

祭祀尽量少用火、不用火

农事用火前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林+火”=“焚”!

控制火源 绝不侥幸

[责任编辑:刘新草]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