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秋天,乌鲁木齐城郊研学游格外火
2024-10-16 20:25:32 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赵悦报道“老师,为啥我放了那么多黄豆又使劲转磨,豆浆咋出得这么少?”“你磨的豆渣粒这么大,怎么成豆浆呢?磨的时候豆子要少放一些、水要多一些……”10月15日,在乌鲁木齐市近郊耕读园农庄里,乌市第137小学学生们第一次用石磨磨豆浆,充满了好奇。

10月15日,小学生们在乌鲁木齐近郊耕读园农庄里体验磨豆浆。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秦梅花摄

  当天,耕读园接待了乌市3所中小学的1000多名研学游学生。在这里,孩子们亲手将一粒粒黄豆磨成乳白色的豆浆,体验了挖红薯的辛苦、剥苞米的不易,还收获了在鸡窝掏鸡蛋的欣喜。他们走进大自然参与农业生产劳动,随后又将劳动成果简单加工成美食,喝豆浆,吃煮鸡蛋、烤红薯和爆米花,沉浸在寓教于学的农耕文化研学游快乐中。

10月15日,小学生们在乌鲁木齐近郊耕读园农庄鸡舍里捡鸡蛋。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秦梅花摄

  同一天,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安宁渠镇塞外水乡度假村里也是热闹非凡。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用金色、绿色树叶和灌木小果,拼画着眼中和心里五彩斑斓的秋天。中小学生们则开动脑筋,自制苹果采摘神器,从高枝上摘下一个个熟透的苹果,还分工合作搭土窑烤红薯,和专业农技人员一道,现场学习检测食品安全知识等。

10月14日,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安宁渠镇塞外水乡度假村研学活动现场。通讯员 张翠丽摄

  在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青格达湖乡天山村六亩半文创园里,孩子们分成小组,有的专注地画画,有的动手挤香,用植物染料印染丝巾等,以秋天为主题的文创活动一场接着一场,园子里不时回荡起孩子们的欢笑声。

  在采访中,这些研学点负责人都表示,今年入秋以来,中小学研学游格外火爆,接待了众多的研学游学校、培训机构等,接待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0%以上。

  记者注意到,今年乌市城郊多家研学点在研学场景布设、工具配套以及餐饮休闲环境打造等,都有了很大改进,研学科普课、实践课等也是丰富多彩。

  “根据春耕秋收农时、二十四节气,我们要把传统农耕文化根植在孩子们心中。园子里春有插秧、犁地,夏有采莲蓬、赏荷花、稻田摸鱼,秋有采花生、割麦子,冬有磨面粉、温室摘草莓等,还邀请了专业农技人员等现场科普。”塞外水乡度假村负责人张翠丽介绍。

10月14日,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安宁渠镇塞外水乡度假村“薯”你最棒研学活动现场。通讯员 张翠丽摄

  “园区场地大,地处乌市、昌吉市、五家渠市交界,研学项目还有很大拓展空间。”耕读园农庄负责人陈永奇打算,在对中小学生开展农业科普、劳动实践教育基础上,深入挖掘园区所在原十月拖拉机厂的红色历史,对旧有厂房进行重修,以大量的原始实物、老照片在原厂址上建设红色展馆,在研学中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

10月15日,小学生们在乌鲁木齐近郊耕读园农庄里体验剥苞米。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秦梅花摄

  “城市近郊依托地缘优势,以传统农耕文化为基础、结合科学探索的研学,释放了学生们的学习压力、激发了学习兴趣,也给当地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作为乌市城郊农业乡镇面积大、研学资源丰富的区县,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旅游发展中心副主任董妤佳认为研学游发展前景很大。

  董妤佳表示,作为文旅产业推广重点,该区将持续探索建设多元研学点,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丰富的研学实践基地,促进研学和教育事业共赢发展。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何艳红]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