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加速落地 乌市看病就医有了哪些新体验?
2024-12-12 23:23:43 乌鲁木齐市融媒体中心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李晓青 娜扎开提·柯尤木

  根据术式及手术目标,AI软件自动测量多项关键数据,自动完成假体选型、假体摆放、优化假体对位关系、截骨量测算、术中关键数据推算等工作,最终形成可辅助医生决策的术前规划报告。

  在数字化浪潮下,这种场景只是医疗领域人工智能(AI)加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涵盖了医疗服务管理、基层公卫服务、健康产业发展和医学教学科研4大类84种具体场景,旨在推动“AI+”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

  连日来,记者走进乌鲁木齐多个医院,看看“AI+医疗”落地,为我们看病就医带来了哪些新体验。

  AI导诊机器人让就诊更便捷

  走进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楼,你会看到白白胖胖还有点可爱的机器志愿者——它就是AI智能导诊机器人。

  12月12日11时许,69岁的杨先生走到门诊大厅一看几位志愿者都被患者围住,就选择用语音交流模式咨询导诊机器人,机器人推荐它挂肝胆胰外科的号,并协助杨先生挂上了号。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门诊越来越细化,“挂错号、走错科”情况时有发生。患者可以通过语音或触屏交互,告诉机器人当前存在的不适症状,根据内置医学AI能力,机器人基于患者存在的症状进行伴随症状的问询,结合患者多轮选择的症状结果,给出患者初步病情分析结果,通过查询医院分诊体系中疾病关联科室的对应关系,为患者进行合理的分诊,为其精准推荐科室及医师。

12月12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大厅内,市民吕先生正在与AI智能导诊机器人交流,询问内镜中心的位置。记者娜扎开提·柯尤木摄

  “导诊机器人能实时语音交流,操作起来简单方便,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很友好。”杨先生说。

  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部护士长刘萌介绍,医院从去年开始引进全流程AI智能导诊机器人,并在门诊楼内放置了6台。它基于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自然语言理解、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致力于在医院门诊构建以智能预检分诊、预约挂号、科室查询、充值缴费、健康宣教为核心功能的应用服务,可以全方位满足患者就医咨询和门诊业务办理需求,为患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就医信息,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记者发现,为缓解患者寻找就医科室的困难,全流程AI智能导诊机器人具有科室位置查询功能,机器人可显示地图及文字示意科室所在大楼及具体楼层,便于患者快速定位到就诊科室前往就医,提升就医体验感。

  “内镜中心怎么走?”吕先生初次来这家医院,对院内的布局不是很了解,看到有导诊机器人就好奇的上来一试。结果机器人精准地告诉他内镜中心的位置。

  “医院里这种智能化的设计,让我们看病就医体验更好了。”吕先生说。

  AI技术运用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放射影像科,AI智能影像诊断系统已经参与到肺结节和冠状动脉血管的健康管理中,自动识别系统轻松“揪出”可疑的肺小结节和冠状动脉血管的狭窄情况,助力肺癌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早诊早治。

  88岁的周先生因多日咳嗽、咳痰等不适症状,来到该院挂号、就诊后,进行胸部影像检查。

  从周先生结束检查的那一刻起,“软件”就已经开始运转起来,放射影像科医生打开他的CT资料时,AI软件提示已经从周先生左肺筛查出来了30个结节,其中有一个87%的可能性为恶性肿瘤。 医生根据自身经验,对AI软件的判断进行仔细复核,认为周先生确实有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并结合这些数据写下了诊断建议。

  拍完片子不到半个小时,周先生便看到了检查结果,半天内完成了首诊和回诊,准备做进一步检查。

12月11日,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放射影像科负责人正在CT影像智能辅助检测软件的辅助下对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诊断。记者娜扎开提·柯尤木摄

  “传统的检查中,患者接受完胸部影像检查后,放射科医生调取影像进行阅片诊断,用时约一两个小时,如遇上疑难病例影像资料,花费的时间则更长。”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放射影像科负责人聂磊介绍。

  去年开始,该院启动“CT影像智能辅助检测软件”,如今,在接收到肺部影像资料后,仅用几秒时间,即可完成对肺部小结节的筛检工作,同时对小结节的性质进行分析分类,提高恶性小结节的检出率。成为影像科强有力的辅助,使临床决策更加可靠。

  “我们以前看血管类片子,一天只能完成10个左右,现在效率提高了两倍以上。诊疗更高效,意味着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放射影像科主治医师薛斌说,他以前处理一个病人的心脏冠脉就需要全手动一点点抠图,用时近半个小时,而现在AI软件将患者有问题的血管和心脏影像图像进行自动分析,医生在此基础上继续分析筛查病变血管,时间也提升到了几分钟。

  “虽然人眼辨别结节良恶性程度不会像这个软件这么精准,但影像科医生的经验依然很重要的。”聂磊说,一位有经验的影像科大夫要结合发病时间、是否发热、近期体重变化、检验指标等综合考虑一个结节的良恶性,而软件目前是无法全面考虑,因此还是只能作为辅助工具去利用,而不能完全依赖它。

  AI赋能手术精准治疗

  78岁的黄女士患有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由于疼痛难忍,已无法自主行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不久前,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自治区中医医院),骨二科主任方锐带领团队为其实施了AI+3D打印导板辅助下的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帮助她从病榻上重新站了起来。

  术前,手术团队利用AI手术规划软件,根据患者的二维影像学数据,对患者骨骼解剖结构进行三维重建,智能生成可视化的术前规划报告。

  “该报告涵盖了术中的截骨位置、截骨量、假体选型,假体摆放位置等相关信息,帮助我们医生提前了解术中要点,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合理的手术方案。”参与手术的骨二科主任医师邓迎杰说,根据术者确认的手术目标,AI自动化解析数据,再结合患者骨骼解剖结构,AI软件一键生成导板并进行3D打印。该导板具有与患者骨骼唯一匹配性,能够辅助术者在术中精准、稳定完成截骨操作。

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自治区中医医院),骨二科(关节外科)主任方锐在机器人辅助下进行膝关节置换手术。受访单位供图

  术后,手术团队将患者术后的X光片和术前规划报告上模拟的假体安装位置做对比,精准地实现了术前规划的手术目标,患者后期康复顺利。

  “诊疗上,由于许多病症的复杂性,需要各种检查寻找病因,目前,AI技术很难完成诊疗全流程的复杂工作。我们更多的是让AI技术成为我们诊疗的帮手,通过辅助诊断、辅助决策到辅助规划手术等,为医患提供诊疗参考方案,提高诊疗效率和医疗质量。”方锐说。

  AI不仅为医生赋能,更在改变患者体验,使他们能够享受到更为高效、可靠的医疗服务。近年来,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自治区中医医院)骨二科还借助手术机器人,完成多例膝、髋关节置换术。

  方锐表示,传统手术中很难感知毫米的差距,只能靠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技术。现在有了手术机器人辅助,术前设计个性化置换方案,术中实现手术器械位置的实时跟踪定位,并自动完成骨锯的精准摆位,微调截骨角度,可实现亚毫米级精度的截骨,最大程度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恢复速度,并降低感染风险。

  当前,从辅助诊断到个性化治疗,从精准预测到智能手术,我国的“AI+医疗”应用越来越广泛,已进入发展快车道。

  作为学科带头人及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多年来,方锐和他的团队专注于中医骨伤理论传承与创新、开展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药内外治法系列研究,设立的骨伤诊疗分中心、保膝、保髋基地遍布南北疆各地州市。如今,又将研究领域拓展至人工智能的运用方面。

  方锐期待,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将给医生发展带来更多新机遇,比如利用AI技术承担起许多重复性和事务性工作,让医生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专注于一些疑难杂症的诊断、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提供人文关怀等,最终让更多患者受益。

  记者:娜扎开提·柯尤木

  拍摄:娜扎开提·柯尤木

  制作:娜扎开提·柯尤木

  监制:祁晓雷 刘薇

[责任编辑:董潇涵]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