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甘兴华报道)在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来临之际,乌鲁木齐水业投资发展集团沙依巴克区供水服务中心联合辖区单位,组织开展“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主题实践活动。3月20日,来自乌鲁木齐市第89中学的20余名学生化身“小小职业体验家”,走进乌鲁木齐水业投资发展集团乌拉泊水库管理站、石墩子山水厂,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探秘水站”之旅,深入了解自来水从源头到入户的全过程。
活动首站来到乌拉泊水库管理站,孩子们在管理人员的引导下,参观了水库,详细了解水库的由来,水库在城市用水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亲身体悟“天山雪水化为源水”的奇妙历程。
随后,孩子们来到了石墩子山水厂。在这里,现代化的净水工艺让孩子们大开眼界。讲解员详细地介绍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制水流程。“沉淀池就像一个大筛子,能把泥沙等杂质留在底部。”八年级学生唐朝钰认真地在小本子上记录着制水工艺流程的知识点,她感慨道:“原来,自来水管流出的干净水需要这么多复杂的流程,太不容易了。我要把这些知识画成手抄报,告诉同学们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3月20日,乌鲁木齐市第89中学的学生马思杰戴着电子听漏仪正在模拟捕捉管网漏水声音。于小燕摄
在供水测漏模拟现场,孩子们跟随技术人员体验了用金属探测仪探测被水淹没的井盖位置,还戴着电子听漏仪模拟捕捉管网漏水的声音。通过这些互动体验,孩子们了解到在供水安全保障的“最后一公里”,有这样一群“管网医生”在默默付出。
“地下管网就像城市的血管,叔叔们的工作就是找出这些‘血管’上的渗漏点,减少城市的漏水量,这个工作太酷了。”五年级的郭沫含兴奋地说:“今天是非常有收获的一天,我了解了水源的分类,了解了一滴水进入千家万户的过程,更知道还有那么一群‘管道医生’在为城市管道看病治疗。”
乌鲁木齐市第89中学德育科主任胡伟说:“今天的活动让孩子通过现场体验更直观地了解水资源的珍贵和保护的重要性。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和知识摄取都有很大的帮助,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教育形式。学校计划将此次实践内容融入科学课程,引导学生从‘知水’到‘护水’”。
“我们希望通过‘世界水日’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城市供水管网的运行和安全知识。今年我们还计划通过‘社区节水课堂’等形式,持续深化节水教育,让更多市民了解城市供水背后的科技力量,共同守护生命之源。” 乌鲁木齐水业投资发展集团沙依巴克区供水服务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副经理杨明说。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