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追踪丨乌鲁木齐部分道路为何一开春就坑洼不平?
2025-03-27 16:07:17 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胡大敏

  “乌鲁木齐为何一到开春,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今年道路坑洼尤为严重,是啥原因?”近日,网友“路人甲”在石榴云12345问政平台留言。

  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走访,并采访相关部门。

IMG_20250324_193556

3月21日,乌市水磨沟区东八家户街北二巷,路面上的坑洞一个接一个。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胡大敏摄

  大坑套小坑 路难行

  3月21日,记者来到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东八家户街北二巷,这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巷道,两车道,坑洞一个接一个。记者数了一下,约500米长的巷道有52个大坑小坑,最大坑面积约2平方米,有些坑紧挨着。一些司机驾车路过,看到坑洞会主动避让,有些直接驶过坑洞,车身颠簸。“这条路每年开春后都有坑,年年修补年年有坑。”开车路过此处的车主楚青山说。

  记者走访水磨沟区龙盛街、南湖北路、七道湾路、八道湾路、鸿园北路、六道湾路、五星北路等道路,发现道路上均有大小不一的坑洞,部分坑洞被花砖临时性修补,经过车辆碾压后,又出现坑洞。

IMG_20250322_190853

3月21日,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杭州西街,一辆汽车经过一个坑槽。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胡大敏摄

  记者在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杭州西街看到,约900米长的道路上,有14个坑,其中最深约20厘米,最大面积约2平方米,部分坑周边有修补过的痕迹。

  高新区(新市区)阿勒泰路、迎宾路、喀什东路、四平路、河南东路、鲤鱼山北路、长春南路、天津南路、外环北路文昊巷等道路上也有大小不一的坑洞,部分道路出现大面积翻浆、坑槽。

IMG_20250325_141246

3月25日,乌市外环北路文昊巷,道路上坑连坑。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胡大敏摄

  记者走访沙依巴克区南昌路、西北路、滨河中路东二巷、奇台路、宝山路、青峰路等路段,看到路上有大小不一的坑洞,其中奇台路与和田一街交会处附近,不到100米长的道路上,有7个大坑小坑。

  米东区米东路、开源街、振兴路经过修补后,还有一些坑洞,在东华北路与米东中路交会处,约100米长路段有15个大小不一的坑洞,车辆经过,缓慢行驶。

  河滩快速路辅道上不时可以看到坑洞,从苏州路立交桥至恒顺街的河滩路两侧辅道上,有14个大小不一的坑洞。

IMG_20250326_142539

3月25日,乌市河滩快速路河南路立交桥附近,辅道路面坑洼不平。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胡大敏摄

  来自乌鲁木齐市市政设施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乌鲁木齐市、区两级城市管理部门管养的市政道路共计2666条,经过前期排查,确定有225条道路存在不同程度病害需要修补,修补面积约40.61万平方米,需要修补的道路和面积比去年明显增加。

   “超期服役”、冻融造成道路病害加重

  为何每年开春后,一些道路就出现坑洼?乌市市政设施监测中心综合业务科副科长滕文分析了原因。

  部分道路“超期服役”是原因之一。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城市道路沥青路面设计年限为:快速路、主干路15年,次干路、支路10年。乌鲁木齐市城市管理部门2024年排查统计,发现河滩快速路、机场高速等部分道路已“超期服役”,部分道路“服役期”超过20年,有的甚至接近30年,这些道路已远远超出设计使用年限,出现老龄化。

  交通负荷压力大幅增加导致道路使用寿命降低。数据显示,乌市机动车保有量从2002年的10万辆激增至2024年的177万辆。“‘超期服役’道路建设时仅按照当年车辆保有量设计施工,现车辆保有量已成17倍增长,长时间的行驶造成道路表面材料快速磨损,导致裂缝和坑槽等病害。路面材料在反复摩擦作用下疲劳断裂,出现坑洼。”滕文说。

  沥青拌合站处于冬歇期,道路修补无原料来源影响及时修补,加剧道路损坏。当冬季气温降至0℃以下或降雪过多时,沥青拌合站便进入冬歇期,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冬歇时间通常从每年的12月开始,持续到次年的4月初。目前乌市共有9家沥青拌合站,复工为每年4月1日后,室外平均气温达到10℃且订单量达到80-100吨时才复工。‌‌

IMG_20250325_004955

3月22日,乌市长春南路,一位市民骑行时看到路上坑洼主动避让。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胡大敏摄

  冻融现象和融雪剂使用造成路面伤害。开春后冰雪融化,雪水、雨水渗入路基,夜间气温下降,雪水、雨水结冰,撑开道路,白天气温上升后,地下结冰融化,导致路基软化、承载力降低,经过车辆不断碾压,造成道路坑洼。“同时,冬季清雪,虽然合理使用了融雪剂,但融雪剂会对路面带来损害,冬季长期使用融雪剂,会让路面受损。”滕文说。

  今年为何道路病害比往年突出?滕文解释,这与今年的气温有关。今年乌鲁木齐气温整体较2024年同期偏高,尤其是3月上旬回暖更显著。3月上旬,乌鲁木齐最低气温为-7℃,最高气温13℃,温差20℃。“气温的剧烈变化导致沥青路面热胀冷缩,从而引起路面的开裂和损坏,加速路面的老化和破损‌。”

   多举措减少道路损害

  如何降低道路病害加剧?减少道路坑洼?滕文告诉记者,乌鲁木齐市、区两级城市管理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解决难题。

mmexport1742973305290

3月19日,乌市米东区开源街,施工单位正在对坑槽道路进行施工。马少阳摄

  首先提前启动修补,遏制道路病害持续爆发。今年初,乌市城管部门对市政道路病害情况进行详细统计,于2月22日提前启动了春季道路集中修补工作,优先修补对车辆通行影响较大的坑槽。

  “在气温未达到热沥青铺装标准前,采取花砖与沥青冷补料相结合的方式,对小型坑槽病害进行巡补,防止病害进一步扩大,方便车辆通行。”滕文说,同时,乌市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启动应急措施,协调督促市属国有企业沥青拌合站提前供应热拌沥青混凝土,市区两级道路养护部门提前20天启动道路集中修补工作。

  积极协调交警部门,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24小时不间断修补作业。同时,各施工单位增加修补班组,优化作业流程。在人员、机械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下,精心组织安排,合理调配机械车辆。目前,城市快速路维修班组由2组增加至6组;米东区组织4家施工单位8个作业点同时开展修补;高新区(新市区)安排8个维修班组开展修补,班组和作业点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

mmexport1742972881713

3月20日,乌市米东区永祥西街辅道,施工单位正在对坑洼路面进行修补。魏玉坤摄

  按照乌鲁木齐道路修补计划,4月1日起使用机械开展大面积铣刨罩面,力争在4月20日前完成快速路、主次干道维修工作,5月进入精修细补阶段,9月开展秋季道路集中修补。“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加强质量监管,确保维修后的道路符合相关标准,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滕文说。

  截至3月24日,乌市共完成385条道路修补,累计维护整治病害11105处,修补面积80175.97平方米。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何艳红]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