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萨日娜
冬避雪封,夏寻绿草,随季迁徙。从3月中旬开始,当新疆的草原逐渐从冰封中苏醒,天山南北的牧民便开启了春季转场之路。
转场,是牧民随着季节变化,赶着牲畜在不同牧场之间“搬家”。转场通过科学利用草场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转场时,牧民们携子女及亲属,带着帐篷和生活用品,赶着畜群长途跋涉,迁徙队伍浩浩荡荡,场面蔚为壮观。
3月18日,且末县阿羌镇昆其布拉克村牧民的羊搭上了转场“专车”,启程前往260余公里外的昆仑山草场。刘雨珊 摄
过去,春季转场最为艰难,牲畜经过漫长的冬季煎熬,都很瘦弱,抗病、抗冻能力差。加之春季的新疆还时不时处在暴风雪的侵袭下,牧民们白天让牲畜吃足牧草,之后便顶着凛冽的寒风连夜迁徙,天亮走到哪,就在哪歇息,风餐露宿,长途跋涉。
近些年,随着科技进步,新疆牧民转场方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逐水草而居的模式逐渐被现代化、智能化的方式取代,转场变得愈发便利与安全。
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新疆农业大学副校长郑文新介绍,如今,在政府引导下,机械化转场已成新常态,越来越多的牛羊乘坐“专车”直达新牧场,极大提升了转场效率;在技术人员指导下,牧民给羊戴上定位项圈和信息耳标,能够实时掌握羊群的动态;冬季转场时,牧民还会为羊羔和怀孕母羊穿上特制的保暖服。
同时,气象站也全力为牧民转场提供精准的气象信息服务,让牧民可以依据气象信息合理安排转场事宜,有效避免恶劣天气对转场的干扰。兽医站也会及时为牧民提供各类帮助,保障牲畜的健康。在一些关键点位,水电等完善的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为转场途中的牧民提供了必要的生活保障。此外,政府也积极发挥作用,对转场时间和路线给予科学指导,使转场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