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式”援疆样本丨广东:打造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南疆分中心
2023-12-09 17:32:23 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韩沁言

  潘春球教授清晰记得,2023年4月27日,是他援疆结束离开喀什的日子,那天,从门诊大厅到医院大门,不到两百米,他足足走了两个小时,现场成了眼泪的海洋。这是喀什各族群众对广东省“组团式”医疗援疆医生的依依不舍之情。

  “一脚踏进塔里木,终生都是喀什人。”新一轮援疆以来,广东省连续派出“组团式”医疗援疆专家团队支援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下文简称“喀地一院”)。如今,医院转诊率由2018年的4.8%下降至2022年的0.27%,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广东省“组团式”医疗援疆,让受援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不放弃每一位病人

  “如果不是潘教授,我现在肯定不能坐在教室里上课。”2023年11月,时隔两年多,在湖北上大学的凯迪热亚·伊马木在电话里说,“当年多亏了广东援疆医生,我才重获新生。”

  凯迪热亚回忆,2021年8月20日凌晨,高二的她正在疏勒县姑姑家写作业。“写累了,我就上顶楼活动,一不小心踩空掉了下去。”

  凯迪热亚从17楼的住宅顶层坠楼,下坠时被路面停车位顶棚拦截了一下掉到地面,部分内脏破裂,意识模糊,紧急送往喀地一院。

  “伤得这么严重!”有着数十年从医经验的潘春球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说,凌晨5点多,接到了疏勒县人民医院医生发来的患者伤情信息。

  “赶紧先送过来,我们会努力去抢救。”潘春球回复说。

  很快,凯迪热亚被送到喀地一院,检查后诊断为鼻骨、胸骨、肋骨、四肢骨折,血气胸、肝脾胰腺多脏器损伤、肠破裂、左肾动脉离断等。

  “当时很多人说救不活了,作为一名医生,我要尽最大的努力。” 潘春球带领团队医生紧急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手术。

  在后续治疗中,凯迪热亚历经了两次手术、三次插管、三次拔管、感染脓毒血症等生死考验。

为防止患者病情变化,潘春球直接在科室住下,节假日也从未间断。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救治,凯迪热亚康复出院。

  接触过广东省“组团式”医疗援疆医生的人,都会被他们的热情和执着所感动。在病区,他们每天带着医护人员一丝不苟查房问诊;在办公室,他们经常组织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在手术室,他们手把手指导示范……

  援疆3年,潘春球不仅把自己的援疆补贴用于资助病患,还积极联络广东慈善组织发起喀什健康扶贫项目筹款倡议等,想方设法帮助患者缓解治疗费用压力。

 

有着数十年从医经验的潘春球(中)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给患者做手术。潘春球提供

  仁心仁术赢得民心

  2020年3月初,作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急诊创伤外科的专家,潘春球来到喀地一院。当他看到因急救创伤医疗体系不健全,院前多发伤患者致死、致残的情况后,心里很难过。

  “一定要把喀地一院建设成高水平的创伤中心,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流的医疗服务。”怀着这种信念,潘春球在医院党委的支持下,克服困难,组建了创伤救治团队,构建起“院前急救—院内抢救—重症医学病房—创伤综合病区”无缝衔接的急救创伤医疗体系,成立创伤救治中心。

  喀什地区地广人稀,各医院之间路途较远,仅靠喀地一院的力量毕竟有限。因此,必须开展技术上的“传帮带”,培养一支扎根边疆的急诊创伤外科医疗队伍。

  他跑遍了喀什地区12个县市,针对伤情评估与紧急生命支持、救命性手术和血制品快速输注等处理开展培训,建立微信群,远程指导开展紧急救治,提升基层医生创伤救治能力。

  建筑工人老谭在工地干活时不慎坠落,一根比拇指粗的钢筋从他的左大腿内侧贯穿至右锁骨,全身多处脏器受伤,所幸抢救及时,在喀地一院治疗50天后出院。

  “90%以上的多发伤患者我们创伤团队均可以处理,术前准备时间缩至近1小时,大大提高了救治成功率。”潘春球说。

  到了年底,即将结束援疆任务的潘春球心里并没有归家的喜悦,更多的是担忧与不舍。

  “创伤救治中心刚成立,我不能说走就走,这是对医院不负责任,也是对喀什百姓不负责任。”潘春球写下了留任申请,这一留就是两年。

  “再认真考虑一下?”面对家人的劝说,他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我的使命还没有完成。”

  短暂的休整后,潘春球的身影又出现在了喀地一院的病房、抢救室、手术室、学术厅......同事们遇见他也会打趣道:“‘拼命三郎’又回来啦。”

  援疆3年,他与团队成功救治严重创伤患者近3000名,创造多个南疆第一。将喀什地区的严重多发伤患者术前救治时间由原来的8小时缩短至1小时,抢救成功率高达95%以上。

  没有大爱,难成大医。广东省“组团式”医疗援疆专家把边疆人民当亲人,用仁心仁术赢得了百姓的尊重。

潘春球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给患者做胸腔闭式引流术。潘春球提供

  留下“不走的专家队伍”

  “南疆这么大,不可能把病人都送到我们这里来,不管是距离上还是医疗资源上,都不现实。”于是,在创伤救治中心基础上,潘春球提出建立区域创伤救治中心、分级救治体系及创伤救治信息平台,并推动南疆创伤专科救治联盟的建设。

  2021年11月6日,在喀地一院党委的支持下,潘春球带领团队成立南疆区域创伤救治联盟,打造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南疆分中心。

  来自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以及喀什地区12个县市的30多家医院,共同签约建设南疆区域创伤救治联盟,承担起南疆区域的医疗保障任务,大幅提高了当地创伤紧急医疗救治能力。

  “我们会以南疆区域创伤救治联盟为契机,积极促进南疆创伤救治体系建设、创伤中心建设和创伤救治能力提升,为各族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潘春球说。

  受益者不仅仅是病患,也包括医生。阿布来提江·依不拉因木就主动申请加入潘春球团队,他在骨科工作了十多年,“我希望成为能力全面的医生。”阿布来提江说。

  加入创伤救治中心两年多,阿布来提江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变化。“以前只磨一把刀,现在同时磨好几把刀,虽然短时间内在骨科方面的能力提升会比别人慢,但可能十年后这几把刀都会变得很锋利。”阿布来提江说。

  建立创伤救治中心还不够,在培养创伤全科医生的同时,专业科室的发展也不能落下。

  过去,喀地一院专业科室划分较为笼统,不仅不方便患者对症就诊,不利于人才团队的培养和发展,也导致各专业科室疑难杂症转诊率居高不下。

  已成为副院长的潘春球,与喀地一院领导班子精诚合作,对全院科室开展调研,提出近300条问题和建议。随后,医院提出打造“学科群”的发展理念,实施专科整合改革,推动合理分配医疗和人才资源,促进学科有序分化,形成专业学科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专业的医疗服务。

  “今后我还会一如既往地开展帮扶,时刻关注喀地一院的发展。”结束援疆,已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潘春球说,“喀什是我的第二个家乡,喀什百姓就是我的家人。”

援疆期间,潘春球与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医生讨论患者病情。潘春球提供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夏青]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1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