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海之滨到国门之下 他是健康守护神
2025-02-24 12:29:19 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宋卫国

  “你先去验个血,结果出来后再来找我,最近春季胃肠道疾病比较多,平时要注意清淡饮食。”2月19日,在霍尔果斯市人民医院,张宝明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张宝明是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2023年4月,他随第十一批连云港援疆工作组踏上这片土地,担任霍尔果斯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后被任命为院长。

  初到霍尔果斯,张宝明便敏锐意识到这座年轻城市医疗资源的短板:基层医疗设施薄弱、技术力量不足、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有限。面对挑战,他带领团队深入牧区、社区义诊,足迹遍布霍尔果斯每个角落。在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中跪地抢救突发心梗患者,在手术室里完成首例全麻下肩关节复位术,这些瞬间为他一点点拼接出了援疆生涯工作的拼图。

张宝明(右二)在霍尔果斯市人民医院为患者手术。霍尔果斯市人民医院供图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医者“敢为人先”的勇气。2023年7月,72岁的周女士因肠粘连导致肠梗阻、体重骤降至37公斤,张宝明顶住压力,组织多学科团队完成这例复杂的腹腔粘连松解术。手术中,他手持剪刀、电刀与超声刀,如同解开一团乱麻般细致分离粘连肠管,历时5小时成功挽救生命,这场手术刷新了当地医疗纪录。

  此后,他带领团队接连填补当地医疗空白:首例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术、首例增强CT扫描检查、首例胃肠道手术……每一项“零的突破”都在霍尔果斯人民医院的发展史上刻下深深印记。

  张宝明深知,援疆不仅是“治病救人”,更要“授人以渔”。他与本地医生结成师徒对子,将胃肠外科微创技术、急危重症救治流程倾囊相授。为培育“带不走的医疗队”,他推动霍尔果斯医护人员分批赴连云港进修,主持制定医院三年发展规划,筹建血液透析室、新生儿病房等关键科室。霍尔果斯市人民医院的门诊量不断提高,转诊率不断下降,他也被不少患者亲切地称为“健康守护神”。

  张宝明统筹制定了各项制度的建立及编撰,以“国门医院”建设为契机,成立“名中医工作室”;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设立“中医文化特色体验馆”,搭建中医药文化宣传阵地。

  2023年底,他参与推动的霍尔果斯市人民医院“国门医院”正式揭牌,成为全疆首个具备涉外医疗资质的县市级医院。如今,这座医院已开展跨境医疗合作,为中哈边境居民提供急救绿色通道,在传染病联防联控中筑牢健康屏障。作为“国门医院”建设的规划者,张宝明常站在医院顶楼远眺国境线。

  “国门不仅是地理标志,更是医者守护生命尊严的象征。”张宝明说。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宋雅文]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