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宋卫国
“有一句谚语:友谊的奶茶越煮越香,民族的情谊越处越浓。现在我家的阿丽娜和江苏的石琋霖成了好姐妹,情谊越来越浓了。”3月17日,说起“万里鸿雁传真情”手拉手书信交友活动,阿丽娜·达吾列提拜的妈妈拉扎提·达列提开力德一脸幸福。
3月17日,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援疆教师赵鸿博(中)在特克斯县高级中学指导学生开展“万里鸿雁传真情”手拉手书信交友活动。端木传勇 摄
2018年,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前方指挥部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教育局、团委、邮政公司共同组织苏伊两地青少年开展“万里鸿雁传真情”手拉手书信交友活动。最初两地仅有122所学校、1万余名中小学生参与活动,如今苏伊两地700余所学校、11.2万余名学生参与其中,活动参与面延伸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师、七师。仅2024年两地青少年共互寄书信20余万封。
阿丽娜是新源县第一小学六年级(2)班的学生,她的交友对象是扬州市梅岭小学花都汇校区六(3)班的石琋霖,在长达3年多的交流中,她们不光写信,还互寄礼物,甚至搞起了“阿丽娜—石琋霖文化交流中心”。
2024年6月,收到石琋霖寄来的扬州剪纸时,阿丽娜和家人围坐在地毯上,对着薄如蝉翼的剪纸惊叹。阿丽娜爸爸戴上老花镜认真端详,他说:“这可比给马修蹄铁还精细!”
2024年古尔邦节,两家的家长突发奇想,搞了一个“阿丽娜—石琋霖文化交流中心”。当石琋霖全家出现在屏幕里时,穿着缀满银饰的阿丽娜已盛装等候。她认真地教扬州朋友用冬不拉弹奏《茉莉花》。而石琋霖爸爸展示的扬州评话,硬是被阿丽娜的父亲翻译成了“馕言文”,把“武松打虎”说成了“巴特尔驯野马”,逗得两家人笑作一团。两位妈妈也没闲着,在镜头前PK厨艺,阿丽娜妈妈做的扬州炒饭有股“豪放”劲,石琋霖妈妈烤的馕像艺术品。
“今年,我们要将‘阿丽娜—石琋霖文化交流中心’升级到2.0版本。”拉扎提说。
前段时间,两家人商量好了,等到杏花开的时候让孩子们隔空直播“伊犁杏花雨VS扬州琼花雪”,夏天再来一次“草原星空夜话会”,等柯布孜遇上古筝、冬不拉邂逅二胡的时候,说不定能谱出新的《草原茉莉协奏曲》。
“我们还计划让阿丽娜教石琋霖说哈萨克族谚语,石琋霖教她说扬州评话。”拉扎提的语气中带着期待。
这段时间,两家人正在策划“互换妈妈”行动:今年暑假让石琋霖妈妈来草原学挤马奶,拉扎提去扬州学包三丁包子。两位爸爸将带着女儿一起品尝美食。
3月14日,2024年度“万里鸿雁传真情”手拉手书信交友活动总结表彰暨2025年工作推进会在伊宁市举行。图为部分获奖中小学生上台领取证书和奖品。李涛 摄
3月14日,2024年度“万里鸿雁传真情”手拉手书信交友活动总结表彰暨2025年工作推进会在伊宁市举行,40家单位被授予优秀组织奖、691名教师被评为优秀辅导员、800名同学获得优秀书信作品奖,还有江苏、伊犁的516名同学获得“民族团结小标兵”称号。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副书记、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前方指挥部总指挥赵庆红说,指挥部要继续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主线,群策群力发挥好苏伊两地青少年“万里鸿雁传真情”手拉手书信交友活动的示范带动作用,用一封封书信“小窗口”展现新时代民族团结“大舞台”,带动疆内外、兵地间广大教师、学生、家庭互动互联,形成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局面。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