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峡谷,风沙飞扬。在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和乌什县交界处的大石峡水利枢纽建设工地,一座矗立在天山脚下的“大国重器”正初现雏形。
此前,为了减少旱涝灾害对经济发展、生态安全和当地群众生活的影响,2017年12月,这座用以蓄水调峰的水利工程开工建设。五年多来,一批批建设者挥洒汗水,渐渐填筑起一座巨型大坝。
“地形地质条件、自然气候复杂,建设大坝难度很大。”新疆葛洲坝大石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副总经理黄晋介绍,高坝、高边坡、高挖填强度、高泄洪流速、高地震烈度,这些特点使得大坝建设面临许多关键技术难题,对施工质量要求很高。
为了保障施工质量和进度,建设方开发了一个“智慧大脑”。“智慧管理云平台集成了八大业务模块、九大中心,实现了对工程建设的精细化管理。”大石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主管李建东介绍,例如一块用于坝体建设的混凝土,平台可以实现从坝料开采、运输、填筑全过程管控、全流程追溯。
虽有科技手段赋能管理,但工程建设者们依然精益求精。“大风裹着沙砾,直砸得人脸生疼,但对每个建设细节都不能马虎。”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I标项目部副经理徐树梅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说。从事水利水电工作20多年,来到大石峡4年,皮肤粗砺、声音洪亮的她早已打上了西北人的烙印。
前不久,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发电厂房水下结构建筑已全线封顶。设计最大坝高247米,目前已填筑高度达160米。
按照施工计划,工程2026年10月完工。建成后,水库总库容将达11.7亿立方米,最大泄洪流量4319立方米/秒,总装机容量75万KW,预计年平均发电量18.93亿度。
阿克苏地区水利局副总工程师张学荣介绍,水库建成后,将保证阿克苏河多年平均下泄塔里木河34.2亿立方米水量,使塔里木河干流上中游林草植被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
未来,我们将看到“高峡出平湖”,汩汩清泉润泽大漠戈壁,为塔里木河进行生态补水,也让下游群众生产生活越来越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