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郑卓 王娜
从塔城市出发一路向西就可以看到,巴克图口岸矗立在阳光下。这里是新疆18个国家一类陆路口岸之一,也是全疆距离城市最近的陆路口岸。
有着260年对外通商历史的塔城,开放互通早已今非昔比。一辆辆集装箱货车,替代了人背马驮,笔直的大道连接起中国与世界,古丝绸之路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焕发出巨大生命力,塔城也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而生机勃勃。
作为全疆离城市最近、通商条件最好的陆路口岸之一,巴克图口岸又被称为“准噶尔门户”“中亚商贸走廊”,如今,百年口岸巴克图活力依旧。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郑卓摄
口岸贸易如火如荼
9月5日12时刚过,肖炳均就已经往巴克图口岸中转桥送了三趟成品车。他说,这不算最忙的时候,最多时,每天能运送200辆。
记者在巴克图口岸看到,一大早,等待出口的成品车已经在有序排队等待查验。这些车辆的目的地,是俄罗斯和欧洲。
出口车辆办完前期手续之后,基本上每台车只需要几分钟的核验手续就可以出境。塔城市鑫飞贸易有限责任公司销售经理张岩说,今年前7个月,公司已经出口车辆近8000台。
今年1至8月,新疆盛大兴泰商贸有限公司出口贸易额是1.14亿元,出口品种主要是百货、电商设备、果蔬等。今年他们也增加了成品车出口业务。
“我们通过优化备案手续和查验流程,最大限度提高出入境车辆和人员边检手续办理效率。”巴克图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副队长赵幸福介绍,边检站坚持人等车、到即检的工作方式,保障通关车辆随到随检,即检即放,实现人员通关零等待,货物通关零延时。
在新疆锡伯图商贸有限公司行政总监雷兵桥看来,通关环节快速,是企业对外贸易拓展的前提。“不到10分钟,一辆出口车辆就可以从我们的国门出口到别国。”雷兵桥说。
巴克图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巴克图口岸累计出入境车辆2.8万辆次,同比增长177.1%。其进出口货物量达311451.17吨。
另据塔城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巴克图口岸进出口外贸总值119.9亿元,同比增长1.2倍;其中,进口1.9亿元,同比增长23倍,出口118亿元,同比增长1.2倍,贸易量倍增。
9月5日,在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规划展示馆里,游客正在观看试验区展示图。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郑卓摄
凝聚共识搭建平台
口岸是连接国内国际市场的交汇点。口岸经济是以口岸为核心、直接或间接依托口岸而存在和发展的跨行业、跨地域、多层次的复合型经济。
百年口岸巴克图固然欣欣向荣,但如何将途经口岸的商机留住,让传统的“通道经济”转变为“落地经济”和“产业经济”,塔城上上下下有了一个统一认识:搭建平台。
随着国家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塔城迎来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2020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以下简称“塔城试验区”),这是新疆首个、全国第九个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塔城围绕试验区“试什么、怎么试”等关键问题,先行先试,推动试验区先行发展区从无到有。在试验区先行发展区里,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促进塔城资源就近就地转化。
三一(塔城)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是试验区先行发展区的首家投产企业。公司年产风力发电机组100万千瓦,叶片600支,每年实现产能约20亿元,填补了塔城当地风力资源丰富但无风机装备制造的空白。
走进生产车间,长83米的叶片正在工人的操作下渐渐显型。姚伟伟是该公司预制叶根班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自今年4月投产以来,公司先后有17批次塔筒配件、叶片等风机设备,通过巴克图口岸发往哈萨克斯坦。
在三一(塔城)风电设备有限公司附近,还有中水四局(塔城)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等与风电相关企业汇集。这些企业生产的叶片、塔筒、风电主机等设备彼此成链,汇聚成势。
塔城市边境经济合作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威龙表示,目前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先行发展区已累计入驻63家企业,75个项目落地建设。
塔城试验区的建设,加快了塔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也显著提升了塔城对外开发开放的水平。“凭借着国家级平台,塔城正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陈威龙说。
9月5日,游客在巴克图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区内的丝路文化商品城选购跨境商品。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郑卓摄
互联互通拥抱世界
中国新疆和中亚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近、民心相通,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塔城与邻国建立起实实在在的合作,惠及双方民生,构建起互联互通的桥梁。
走进巴克图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区内的丝路文化商品城,来自俄罗斯、中亚国家和欧洲国家的蜂蜜、葡萄酒等食品,以及日用品、化妆品琳琅满目。
“每天营业额能有五六千元,好的时候能到一万元。”塔城丝路文化商品城丽达商行商户高金花说,除了蜂蜜、红酒以外,日用品和化妆品也颇受消费者青睐。
塔城丝路文化商品城是巴克图中哈边民互市转型发展项目之一。2019年,巴克图中哈边民互市贸易区正式运营;2022年正式启用“手机APP移动申报”方式,在全疆率先完成落地加工“整进整出”模式采购。
“今年1—7月,巴克图中哈边民互市共进口2117车大宗商品,货值1.88亿元,边民参与24609人次。”陈威龙说,口岸抓好用好边民互市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政策,制定边民互市“整进整出”业务流程,创新“边民互市+落地加工”发展模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塔城依托边民互市和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两大亮点,积极扶持落地加工产业,大力发展边民合作社和落地加工企业,惠及边民,做活外向型经济。
依托“一带一路”建设,与世界互动的还有文化。
8月18日晚,新疆·塔城第三届手风琴文化艺术节开幕,当天,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芬兰、意大利等国家的手风琴艺术家,以及北京、太原、呼和浩特等全国十大城市的手风琴爱好者共4500余人,线上线下齐聚塔城市千泉湖广场,共同演奏曲目《我和我的祖国》,并同步举办了“一带一路”塔城国际手风琴发展论坛等活动。塔城的音乐,如同口岸通关的货物一样,传向世界。
和合共生,天下大同。“一带一路”倡议开启了中国新疆塔城与全球经济发展、文化共建的新篇章,塔城先行先试的勇气与智慧,更成为其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生动注脚,涌动着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新希望。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