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扎下根,一年就能长到1米多高。挡住了风沙,大家就能过上好日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十一团十三连沙漠生态治理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技术员谢小云指着眼前成片的梭梭林说,“梭梭根系发达,通过滴灌育苗,第一年亩均灌水约100立方米,第二年亩均不超过50立方米,一棵成年梭梭能固定10平方米的沙漠。”
十一团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生态环境脆弱,职工群众曾饱受风沙之苦。如今一片片绿意盎然的梭梭林,守护着各族群众的美好家园。该团通过60多年接续奋斗,构建起由团场外围向内部依次分布的荒漠林、防风固沙基干林、道路林和农田防护林以及居住区绿化林四级生态安全屏障。截至目前,该团林网化率达到90%,森林覆盖率由建团初期的5%提高到现在的33.8%,森林面积达到23.5万亩,将绿洲向沙漠深处延伸了20公里。去年,该团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称号。
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坚持生态优先,稳步开展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工作,沙漠边缘多层生态防护屏障已成型,截至去年底,师市森林面积达229.82万亩。
人民幸福是最大人权,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行走分布于天山南北的团场连队,“出门柏油路,抬脚上客车,清新进家园”是各族群众职工追寻幸福生活的写照。“柏油路修到了家门口,出门再也不会‘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了。”在兵团第九师一六四团五连,新修的柏油路铺到了职工袁伟的院门口。为破解连队道路“邻而不接”“通而不畅”瓶颈,一六四团将6个连队内部道路扩建为二级公路。
为了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四好农村路”建设中持续投资,推进农村公路由“窄”变“宽”、由“通”向“好”。截至目前,兵团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92万公里,具备条件的建制连(村)100%通客车,遍布连队,连接城乡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绿树环绕,道路畅通,各族群众追求幸福生活充满干劲。“现在连队变成了景区,4间民宿在旅游旺季一个月能收入5000多元。”在花团锦簇的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四十四团十八连,职工艾力·阿布都热依木接到游客预订电话就开始忙着打扫庭院。
四十四团十八连离图木舒克市约2公里,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连队,产业结构单一,职工群众多依靠种植或畜牧业为生,曾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深度贫困连队。
为破解发展困境,近年来,该连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利用大漠、胡杨、唐王城遗址等资源,按照“党建引领、团场引导、企业参与、农户受益”的理念打造了花香唐王驿旅游景区,逐步形成“民宿民居+农家乐+创业园”的乡村旅游模式,成为集观光、美食、住宿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今年上半年连队旅游收入超过了100万元,400余名职工群众受益。
在图木舒克市,美丽连队正在“串珠成链”。文化和旅游部推出的今年第二期“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中,四十四团十八连、十三连和四十九团十三连构成的“百亩花海之旅”旅游线入选,吸引各地游客打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