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以前,这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小小驿站。阵阵驼铃声中,满载着丝绸、香料、茶叶和瓷器的驼队经过,东西方互通有无、互相交流。
千年以后,这里被称为“黄金口岸”。汽笛取代了驼铃,蜿蜒的驼队变成长长的班列,国产新能源车、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成了抢手货。
霍尔果斯第六代国门。李欣洋摄
这就是霍尔果斯,蒙古语意为“驼队经过的地方”,哈萨克语意为“积累财富的地方”。
今天,当我们行走霍尔果斯,听到最多的字眼,却是“最”——
国内最大的汽车出口陆路口岸;
连续3年通行中欧班列最多的口岸;
国内最大的常年开放铁路客货运输口岸;
西部通关历史最长、综合运量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国家一类陆路公路口岸;
……
霍尔果斯等待发出的跨境电商货物。记者蒋云龙摄
霍尔果斯,为什么能有这么多的“最”?
霍尔果斯常务副市长刘智燕的答案是,“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这并不是一句空话。
就拿中欧班列来说,为了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和能力建设,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花了5.7亿元,增加轨道线路、压缩放关时间,提升了班列组织能力30%以上。
硬件软件同时提升,才带来了中欧班列年均81%的增长速度。
霍尔果斯海关副关长陈鹏德的答案来自另一个角度,“我们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
比如今年以来风靡境外的国产整车,海关创新实施分时段错峰验放,开辟笼车运载整车出口“绿色通道”。反复沟通对接下,今年10月25日霍尔果斯公路口岸成功实施“分类通关”模式,新模式运行以来,口岸通行效能进一步释放。今年1—9月,口岸出口整车19.5万辆,增长308.2%,其中电动汽车3.8万辆,增长503.9%。
霍尔果斯公路口岸,等待通关的汽车长龙。李欣洋摄
企业的答案更加的直接:“因为市场在这里,效率也在这里。”霍尔果斯亚欧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今年刚刚成立,总经理顾海峰从内地赶来创业,他对霍尔果斯信心满满。
顾海峰并不孤单。今年1—9月,到霍尔果斯创业的人潮涌动。当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0.85亿元,同比增长25.19%。
霍尔果斯,何以称“最”?答案还有很多。而对霍尔果斯来说,高质量发展之路确实是越走越宽阔。
不久前的10月31日,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公布,霍尔果斯片区名列其中。11月3日,哈萨克斯坦中央信贷银行就正式落户新疆自贸区霍尔果斯片区。
自贸区的到来,无疑是更大的一个红利。
对霍尔果斯而言,更多的“最”,或许还在路上。
(人民日报记者蒋云龙、温素威、李昌禹、张帅祯、人民网李欣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