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赵西娅
“新疆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发展现代工业条件得天独厚,新疆工科高等教育发展正当其时。”1月29日,新疆两会上,自治区政协委员、新疆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玉鸿建议,加快补齐新疆工科高等教育短板,培养大批适应新疆产业发展的工科专业人才。
自治区政协委员、新疆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玉鸿。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赵西娅摄
近年来,围绕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自治区要求高校要不断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求和新疆高质量发展需要,服务推动自治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关注高等教育,已经在院校设置、专业设置等资源配置方面进行了总体谋划,全区高等教育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进一步加强工科高等教育,有利于增加我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有效填补高层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空白。”李玉鸿说,应紧密对接新能源新材料企业和产业,发挥新疆比较优势,以光伏、氢能、风电等新能源及硅基、铝基、碳基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方向,依托自治区优势学科高校建设高水平研究机构,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技术创新服务和系统化解决方案,切实解决企业和产业的“卡脖子”技术难题。
同时,需加强新疆工科高校建设力度。建议集中力量建设2-3所高水平工科高校,给予资金和政策等重点支持,有效增加优质工科高等教育资源供给。针对喀什、和田、哈密等地特殊区位、资源优势,聚焦“八大产业集群”建设,培养大批适应新疆产业发展的工科专业人才。在专业设置方面,应围绕煤炭煤电煤化工、高端制造、绿色矿业、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设置相关工科专业。
如何提升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李玉鸿提出,以新疆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园区等大型工业基地为依托,采取现代产业学院等多种灵活方式,推动政校企深度合作,建设面向全疆的高水平工科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基地。此外,需加大产教融合支持力度,尽快制定和颁布《自治区促进产教融合条例》,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