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小宓
转身、单脚直立、抬腿、旋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晚分会场春节特别节目《美在新疆》舞台上,舞蹈演员王旦增和各族演员一起,欢快地跳着萨玛瓦尔舞。
25岁的王旦增来自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2022年12月来新疆,成为莎车县十二木卡姆歌舞团舞蹈演员。1月初,他带着兴奋和惊喜,来到喀什市参加此次演出排练,成为500人参与的《我的爱献给祖国母亲》节目中跳萨玛瓦尔舞的演员。
王旦增抓紧时间练习,为这次演出做准备。石榴云/新疆日报 记者张小宓摄
萨玛瓦尔舞是舞蹈和杂技艺术的融合,舞者不但舞蹈功底要好,头的顶功也要非常好。表演时,舞者要头顶一个茶盘,盘中央放一个称为萨玛瓦尔的茶壶,四周放数量不等的茶碗。2007年,萨玛瓦尔舞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王旦增之前只见过歌舞团同事跳过这个舞,同组的大多是之前接触过萨玛瓦尔舞的演员,可以轻车熟路地将道具顶在头上,跟着节奏起舞。将近8公斤重的道具顶在头上,王旦增小心翼翼,不时用手扶着,一做动作松手,就感觉道具会掉下来,“非常不适应,掌握不住平衡。”
同事玉苏普·麦麦提吐尔孙也是这支舞的演员,鼓励他:“你基础好,好好练,肯定很快就能跟上节奏。”
中场休息时,别人放下道具,王旦增一直顶着道具或走或站,“跳着跳着道具就往一边滑,可能有点滑稽,但是没一个人笑我,大家纷纷给我分享经验,给我加油。”
有人给他支招:“眼睛朝略高一定地方看,挺胸抬头,头不要大幅度动”“转圈先慢慢来,稳住不要急”;有人给他讲这个舞的由来,以前是饭馆和茶馆的师傅们迎客待客、倒茶的技能,现在则是将杂技与舞蹈组合在一起;也有人让他在动作之外,多想想怎么跳出热情洋溢的感觉,怎么更有感染力。
集中排练是上下午各4小时,回到宾馆后,他感觉头和脖子都被压得生疼。但顾不上休息,他又琢磨动作要领,找了几本书顶在头上做练习,在心里打着拍子转足3个8拍。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过几天,他就能顶着道具自如地行走,完全跟得上别的演员的动作。
王旦增从小就喜欢跳舞,大学时学习了维吾尔族舞蹈,他特别喜欢,因此毕业后来到新疆,“藏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音乐节奏、动作幅度不同,但都是载歌载舞,非常欢乐。”
莎车县十二木卡姆歌舞团副团长余挺说:“通过春晚分会场春节特别节目这个大舞台,让更多人了解到木卡姆的魅力,我们非常骄傲。也希望更多像王旦增一样的舞者,加入到木卡姆的队伍中来,传承这项文化瑰宝。”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