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魏永贵
从海风劲吹的渤海湾到奔腾不息的开都河,他们从东到西用脚步丈量祖国的河山。
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到荒芜千年的戈壁,他们用建设新中国的信念铸就新的奇迹。
在峥嵘岁月中走过,他们的身影逐渐远去——但在这里,一部红色的史书记载着他们的功绩。
9月4日,一批来自乌鲁木齐市的游客在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革命历史纪念馆参观。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魏永贵摄
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革命历史纪念馆,老兵们铸剑为犁、屯垦戍边、无私奉献、建设新疆的艰辛历程历历在目。
“纪念馆里的一件件老物件、一幅幅老照片,就是当年军垦先辈们在秃山荒岭中开荒种地、发展养殖、兴修水利的真实记录。”9月4日, 在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革命历史纪念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郑琛贤介绍,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二军六师入疆先遣队进驻古城焉耆,布防铁门关。1953年6月,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六师全体指战员集体转业,就地参加生产建设,更名为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二师,成为如今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的前身,红色基因就此扎根这片热土。
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革命历史纪念馆2020年5月开馆,展馆面积为2700平方米,记录了兵团第二师“根在井冈山,整编渤海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的历史。
进入纪念馆大厅,地面有一条时间轴线,沿着时间轴线可以走入历史深处,了解兵团第二师红色基因的孕育和起源。展厅以革命历史时序为主线,分5个板块展示兵团第二师“根在井冈山,魂铸延河边”“星火宝塔山,建军渤海湾”“雷霆剑出鞘,浴血大西北”“军旗向天山,屯垦驻边关”“日月行天地,史册留英名”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历史功绩。展陈内容时间从1930年至1954年,跨度为24年。
“总共有270多幅历史照片,这些照片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兵团屯垦事业的发展、兵团第二师四大垦区的历史,以及老一辈军垦将士的精神风貌。”郑琛贤说。
展馆内,一张大幅黑白照片吸引着人们的目光。照片上,意气风发的王震将军挽起裤腿,跳进水渠中,激动地捧起清澈的渠水洒向空中。
这是1951年5月15日“十八团渠”通水时的一幅珍贵影像记录。
当时的“十八团渠”宽8米、深4米、长38公里,由六师十八团1300多名解放军将士靠人力开凿挖掘而成。在那个艰辛岁月里,将士们不惧寒霜酷暑,住着地窝子,喝着苦咸水,积水泡烂了脚,血泡布满了手,昼夜不停,一天劳动十几个小时,仅用8个月就修建完工了这条大渠,王震将军专门命名其为“十八团渠”。如今,在库尔勒市中心,有一座“十八团渠纪念碑”,记录着这段难忘的历史。
70多年来,十八团渠先后进行了3次大规模改扩建,现已形成68.9公里的主干渠,年引水量2.2亿立方米,灌溉着兵团第二师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55万亩土地。在铁门关市,十八团渠被改造成了城市水景,军垦将士们的后代,把它亲切地称之为"将军河"。
9月4日晨,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将军河畔景色。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魏永贵摄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铁门关市是一座年轻的城,文化的根脉之一,就是这段红色的历史。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革命历史纪念馆,成为我们铭记历史、观照未来的岁月之窗。“郑琛贤说,2012年12月29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铁门关市正式挂牌成立,与兵团第二师实行“师市合一”管理模式。在铁门关市,“兵二代”“兵三代”们接过先辈手中沉甸甸的接力棒,继续肩负起屯垦戍边的职责,把铁门关市建成了一座经济繁荣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的军垦生态新城。
记者了解到,作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红色文化标志之一,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革命历史纪念馆开馆以来接待了疆内外大量的游客参观,总人数达69.5万人次,成为兵团第二师和巴州的红色文旅地标和游客打卡地。目前,纪念馆应用了幻影成像等多项现代技术,生动还原了一个个历史片段。此外,纪念馆还引入了机器人“讲解员”,可与游客实时交流和对话,更方便游客参观游览。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