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库尔勒市梨香小学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孩子们启智润心、培根铸魂。在这里,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珍惜民族团结。他们像一颗颗小小的种子,在学校的培育下,逐渐成长为参天大树。
●任江/文
“铃铃铃……”伴随着清脆悦耳的课间铃,库尔勒市梨香小学的学生们如潮水般从教学楼涌出,迅速在操场上列队集结。口号震天,操场上充满蓬勃朝气:武术操刚劲有力,太极拳刚柔并济、行云流水……浓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库尔勒市梨香小学成立于2014年9月,由河北援建,学校在校生3500名,少数民族学生占比30%,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2024年9月举行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库尔勒市梨香小学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学校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构建“礼香润雅、书香润智、艺香润美、身香润健”课程体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孩子成长,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幼小心灵。
在中华文化中成长
步入梨香小学,浓郁的校园文化扑面而来。明德楼前立着孔子雕像,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智慧与礼仪;礼香园里,图文并茂地展示着“孔融让梨”等中华礼仪故事,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美德的熏陶;笃行长廊里,各式各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琳琅满目,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学楼走廊里,挂满了老师、家长和学生的书法作品,一笔一划间透露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走进由浙江大学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于钟华创办的古典书法学堂,墙上悬挂着甲骨文、金文、行书、楷书等书法作品,条桌上摆放着学校教师的书法册页。
库尔勒市梨香小学润雅民族管弦乐团演奏《我和我的祖国》。库尔勒市梨香小学供图
临近期末,二年级的孩子们迎来了一场乐考。老师们将各科考试变成充满趣味的闯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关卡:在“生字冒险岛”,孩子们一笔一划专注地书写生字;在“诗词神秘岛”,孩子们的小脑袋秒变诗词宝库,经典的唐诗宋词朗朗上口;来到“公共场所怎么做”,中华传统美德让孩子们变成知礼守节的好少年……
体育特色课上,孩子们玩转空竹,体验着传统游戏的乐趣;在民乐社团活动中,二胡、琵琶、古筝等乐器共同奏响民族团结的乐章;茶艺室里,孩子们精心冲泡自己采撷晾晒的玫瑰花茶,品味着中华茶艺的独特魅力。
学校将太极拳、军体拳等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大课间活动,让孩子们在运动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茶艺、剪纸、民乐等30多个非遗文化社团,让孩子们在课余时间能够深入了解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底蕴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点滴生活,也在丰满孩子的人生体验。
五年级学生麦日排提·莫合麦提在非遗剪纸文化社团学习剪纸一年有余,已经可以独立完成设计、创作剪纸作品,“以前觉得剪纸就是照着图案剪几下就好,学习的过程中才知道它还包含了古人的智慧,包含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剪纸让我感受到中国非遗文化的魅力,也结识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她说。
梨香小学教师邱艺是2019年来学校任教的:“5年来,我切身感受到校园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越来越浓,孩子们不仅在课堂上学习传统文化,更在生活中弘扬传统文化。”
在学校的培养下,孩子们如一座座小小的桥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入家庭,在孩子的影响下,不少父母陪伴孩子一起学习传统文化。
“我跟着老师练习书法已经有两年了,每次听到老师对我的肯定,都感到很自豪。”梨香小学五年级学生赵梓瀚说,“现在,妈妈和爸爸都跟着我一起练习书法,有了更多共同话题,我特别开心。”
在梨香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融入教育的鲜艳底色,如春雨润物般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带着文化熏陶出的自信,从容坚定地迈向未来。
在爱国教育中立志
高红梅是梨香小学高级教师,负责语文教学。这位在三尺讲台耕耘了28载的老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备受学生喜爱。在高红梅看来,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老师有责任做孩子阅读的点灯人,带孩子发现书中迷人的风景,为孩子未来发展奠定明亮温暖的底色。
在教学中,高红梅选取蕴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秀文学作品,让学生阅读并分析,同时组织小组讨论,让孩子们发散思维,通过文学故事去联系、分享自己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从书本到生活,一个个质朴而深刻的道理扎根在孩子幼小的心灵。
在办学过程中,学校鼓励教师创新方式方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学,在潜移默化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深植于各族学生心中,与文化自信的种子共同生根发芽。
作为库尔勒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项目牵头学校,与兄弟学校共同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校本课程体系的开发研究,构建了横向贯通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中华历史文化教育、法治教育,纵向贯穿各年龄段的开放式、多样性、立体化教育体系。将“五观”“五个认同”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课堂、进头脑。
“这里是我的家这里有我的爱,爷爷说过的故事我会记下来。这里是我的家这里有我的爱,外婆唱过的童谣我会把它唱到青山外……”在前往马兰红山军博园的大巴车上,梨香小学的孩子们和着音乐,齐唱《马兰谣》。
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让孩子了解历史,当好红色基因传承人,学校组织294名师生在马兰红山军博园开展了红色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来到马兰红山军博园,在马兰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全体师生怀着崇敬的心,缅怀烈士并擦拭烈士墓碑。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孩子们走进将军楼、防空洞,爬上了蛙鸣山,感受着这片土地上老一辈人的奋斗足迹。在这里,孩子们了解着原子弹、氢弹实验研究的艰辛,学习马兰军人魂,心中激荡着深切的爱国情、报国志。少年意气,风华正茂,星星引路,火炬领航,生逢盛世,重任在肩。
“这次研学活动,让梨香学子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相信学生会以实际行动继承烈士遗志,树立远大理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梨香小学党支部书记李君说。
学校依托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红色教育基地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场所,让学生沉浸式感受祖国厚重的历史,感受祖国发展的强大,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根植学生心田,让各族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
在知行合一中践行
在梨香小学的校园里,孩子们在学习中、交友中、学校活动中都践行着民族团结的理念。
一间教室、一块大屏,让相隔千里的梨香小学与河北省石家庄市东南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在“云端”相聚,用网络直播与互动的形式,共同聆听河北省委第二巡视组正处级巡视专员、一等战功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中国好人、河北省见义勇为模范、最美退役军人王进才模范事迹报告会。孩子们被故事深深吸引,每到精彩处,掌声不断,并通过屏幕交流分享彼此的感受,“我会以王爷爷为榜样,认真学习,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学生赵可馨说。
见字如晤。梨香小学的孩子们还与石家庄市北新街小学共同开启了意义非凡的书信交流活动。参加活动的学生帕孜丽亚·库尔班喜悦地说:“写信跟远方的小伙伴分享生活里的快乐真的很奇妙,它就像一座无形的桥梁,跨越了遥远的距离,让我结识到未曾谋面却心意相通的新朋友,收获了一份崭新且真挚的友谊,我渴望有一天能踏上那片土地,去真切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
梨香小学与石家庄市的3所小学建立了结对共建关系,在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中,两地学生增进了解,加深了友谊。这种跨越地域的交流,让孩子们更加珍惜民族团结的宝贵财富,也让民族团结的花朵在校园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为给孩子们营造充关爱、和谐的成长环境,学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家校共育、结对共建、组团帮教等多项活动中。“石榴花·小手拉大手·学用国通语”就是活动之一,在家里,孩子们化身小小老师,带动父母一起学习国家通用语言。
四年级学生艾合麦提·吐尔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他的带动下,他的父亲吐尔逊·艾合麦提的普通话有了大幅提高。在家长共读营活动中,吐尔逊高兴地分享:“在孩子的带动下,我的普通话水平也提高了,工作中与别人交流更方便了!”这样的变化,不仅让家庭更加和谐,也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在家庭中生根发芽。
家校共育讲堂上,家长们与孩子们一起聆听民族团结的故事,感受着团结的力量;家长共读营中,亲子共读经典,传承着中华文化的血脉;书法大赛上,家长与孩子们挥毫泼墨,共同书写着对祖国的热爱。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库尔勒市梨香小学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孩子们启智润心、培根铸魂。在这里,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珍惜民族团结。他们像一颗颗小小的种子,在学校的培育下,逐渐成长为参天大树。
继续阅读: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