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上午9时10分,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新疆人民会堂举行。图为人大代表舍亚辉答记者问。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李瑞摄
大家都说好收成离不开好种子。我就像我所热爱的种子一样,要扎根于田间地头,让每一粒“种子”发挥最大效益。
新疆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全国每三粒玉米种子就有一粒来自新疆。为了让农民朋友种上安心的好种子、年年都有好收成,我带领团队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企业发展的动力,每年投入营业收入的10%用于科研,与国内外120多家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结合新疆各地州的生态特点进行技术攻关和产品创新,积累了独家生产经营权品种370余个,9个小麦品种1个玉米品种和2个棉花品种获得新疆各地主栽品种的认定。其中,“粮春1758”以841.6公斤/亩突破全国优质春小麦单产纪录;“九圣禾D1508”以867.87公斤/亩连创新疆冬麦高产纪录,累计推广面积近2亿亩。在全疆打造50万亩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专业化种子生产基地,在全国率先实现玉米杂交制种全程机械化,每年输送高质量种子20万吨。
2013年,我在南疆出差的时候看到,当地的小麦品种老化、粮种基地不稳定、质量有待提高。我带领企业联合新疆农科院根据南疆作物生长特性,选育出“新玉29号”“新冬60号”等优质高产的小麦品种,每亩可增产80公斤左右。我们在喀什地区疏勒县库木西力克乡九村打造了700亩小麦制种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小麦制种示范基地已经覆盖23个村,种植面积超过三万亩,每亩可实现增收280元。库木西力克乡成为小有名气的“制种乡”,当地的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收入都得到大幅度提升。
我是土生土长的昌吉市三工镇庙工村人,是在乡亲们关心帮助下成长起来的人大代表,从小就感受到老一辈农业人的艰辛与不易。2023年,经过与庙工村“两委”充分沟通,我们以制种订单为突破口,逐步嫁接九圣禾集团的产业优势,为庙工村提供玉米制种订单1000余亩,组织专家团队进行全程指导和技术培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当年就获得纯利润50余万元。2024年帮助庙工村建立了种子生产合作社,建立起“合作社+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模式,引入小麦制种订单5000余亩,带动种子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今后,我要更加努力培育更多产量更高、品质更优的种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