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石鑫
从项目建设“遍地开花”到装机规模全国“一枝独秀”,2024年,新疆紧扣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定位,开启“追风逐日”的新型电力模式,新能源产业“风光”正好,热力十足。
目前,自治区两会正在火热进行中。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油气生产加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电力系统、绿色矿业及加工、先进制造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牵引,推动新型工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
站在2025的新起点上,新疆如何将“风光”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找到通往高质量发展的跃升赛道?代表委员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就此展开热议。
2024年11月5日,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新疆段)全线贯通。马元摄
牢记“国之大者” 坚决扛起能源保供责任
“7毫秒,重庆就能用上新疆的电;10秒钟,就有近2万千瓦时疆电送到中原大地。2024年,全国20多个省市用上了新疆的绿色清洁电力。”谈及此,自治区政协委员,新疆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建军难掩自豪。他说,建设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是党中央对新疆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更是每一个能源人必须履行好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
2024年,新疆新能源产业可谓交上了一份漂亮“答卷”:建成3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新能源并网装机4037万千瓦,总规模突破1亿千瓦、占全疆电力装机50%以上;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氢储能项目开工建设,新型储能累计建成并网近1000万千瓦、位居全国前列。
1月1日,木垒哈萨克自治县雀仁光伏园区航拍场景。王昆仑摄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处副处长郑子雯介绍,“双碳”目标下,新疆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服务保障,在全国率先将风电光伏项目备案权限下放至地州市,简化新能源项目备案程序,优化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新能源板块,指导各地做好新能源项目布局、储备、建设管理、消纳拓展等工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能源开发,越来越多的新能源项目落地实施,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如破竹。
若羌县是新疆正在建设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之一,2024年有超过20个风电光伏产业项目相继开工、投产,其中就包括南疆首个千万千瓦级“沙戈荒”风光火储外送基地项目——“疆电外送”第四通道电源项目。依托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该县大力发展风机、光伏发电组件装备研发、生产、配套组件、运维服务等上下游全产业链,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闭环。
自治区人大代表,若羌县委副书记、县长热依木江·克里木介绍,围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若羌聚焦“打造国家新能源供应保障基地”定位,大力推进在建新能源项目再提速,力争2025年新能源装机突破1500万千瓦。加快推进750千伏和田—民丰—且末—若羌输变电工程和750千伏若羌—羚羊(花土沟东)输变电工程,提速“疆电外送”第四通道建设,力争早投产、早见效。
锚定“双碳”目标 奋力打造新能源产业高地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自治区成立70周年,做好今年工作非常重要。代表委员们既清醒地认识到外部环境仍旧可能“风高浪急”、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面临更大挑战,也科学看到了新疆具备诸多优势、有利条件和巨大潜能的一面。
2024年12月24日,华能吐鲁番市100万千瓦风电项目首批风电机组并网。杨晓臣摄
新疆的太阳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占全国技术可开发量的40%,位居全国第一;风能资源总储量10亿千瓦,位居全国第二,技术可开发量占全国的15.4%。这给新疆提供了将新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坚实基础。
“立足战略定位和资源禀赋,以新能源开发可持续为目标,以提升产业绿电消纳能力为重点,以区域接入条件为支撑,以电力消纳空间为基础,全力推进新能源优势资源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郑子雯说。
哈密市是“疆电外送”重要枢纽和全国规模最大的风光火电打捆外送基地,是国家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和光热基地,目前新能源装机规模居全疆第一。2024年,哈密市加快构建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六大主导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聚力攻坚、创新突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疆平均水平。
“哈密绿电不仅点亮了万家灯火,更映照出互惠共赢的绿色未来。”自治区人大代表,哈密市委副书记、市长吾拉木江·热依木说。
2025年,哈密市将继续加快新型能源体系与新型工业体系耦合发展,推动“疆电外送”第三通道、50万千瓦新型独立储能等项目建成投产,力促平流层浮空发电、火电掺烧氨氢等创新示范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建成全国新能源装机规模最大的地级市,力争新能源装机突破3700万千瓦。
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石河子市地域相邻、产业相融,是新疆自然条件最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最强、人口和城镇聚集程度最高的区域。乌昌石光伏集群聚焦国家发展所需与新疆所能,推动光伏产业全面深度参与竞争,2024年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今年将持续壮大乌昌石光伏集群,打造具有国际领先优势的高效、智能、低碳光伏产业高地。
2024年12月10日,工人在巴里坤±800千伏换流站进行组塔作业。普拉提·尼亚孜摄
坚持创新驱动 加快培育能源新质生产力
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离不开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
2024年12月18日,新疆首个新型混合储能示范项目——新疆华电哈密烟墩新型混合储能示范项目外接线路全线贯通,正式并网试运行。标志着混合共享储能新技术在新疆首次应用,展现了我国储能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作为与新疆风电产业“同呼吸、共命运”的龙头企业,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新疆起步,走向全国,取得了风电机组核心部件100%国产化、突破整机仿真、PLC控制系统等多项成就。 2024年,金风科技承担了20多项国家及自治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陆续推动实现了风机仿真软件、新型传动链、大型主轴承、超高塔架、模块化叶片、构网型技术等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产品技术自主开发。
“2024年10月,由金风科技牵头的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在新疆正式揭牌,为中国风电打造了又一台‘创新引擎’。”自治区政协委员、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曹志刚介绍,中心将集聚全国乃至国际高端创新资源,引领风电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突破。
他建议,充分用好“国家队”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资源,强化与新疆战略任务、产业发展需求对接,加快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在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研发基地。
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力,更是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引擎。
吾拉木江·热依木介绍,今年,哈密市将加速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哈密(伊吾)算力创新示范配套基础设施保障,推动伊吾县“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推进数算电协同试点,闯出具有哈密特色的算力产业发展之路。同时,持续推进氢能产业示范区建设,着力抓好制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加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