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疆两会·深度丨做深做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2025-01-20 09:33:21 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李杨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同心聚力 抓实主线

  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事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局。

  自治区人大代表艾尼瓦尔·吐尔逊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新疆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这是坚定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五个认同”的重大认识问题,是关系新疆民族团结进步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是新疆打基础、利长远、管根本的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视察新疆、听取自治区和兵团工作汇报时,都对新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明确要求,为新疆聚焦主线推进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自治区政协委员李玉鸿说,2024年4月,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一次全会首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统领,通过实施意见和决议,聚焦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实践的关键点和着力点,统筹安排部署新疆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此后召开的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二次全会、十三次全会,分别就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做深做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出安排。这体现出自治区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的政治自觉。

图为李玉鸿委员在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小组会议现场。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李杨摄

  艾尼瓦尔·吐尔逊代表说,喀什地区紧紧围绕、毫不偏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在有形有感有效上狠下功夫,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落地见效。

  “我们深化‘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加强兵地民族团结共建共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点、实践基地153个。同时,深入开展大宣讲等活动,用百姓视角、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阐释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艾尼瓦尔·吐尔逊代表说。

  文化润心 增进认同

  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加大多层次文化产品供给,引导各族群众深化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根”和“魂”的认同。

  艾尼瓦尔·吐尔逊代表说,2024年,央视春晚喀什分会场惊艳全国,莫尔寺遗址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些都是有力推进文化润疆的生动实践。各族群众享受文化盛宴,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

图为艾尼瓦尔·吐尔逊代表在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小组会议现场。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李杨摄

  李玉鸿委员说,高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新疆工程学院围绕自身职责使命和学校办学特点,实施了“文化润心”工程,着力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科学文化相融合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诗经园、诸子百家园、复兴门(汉阙)、唐诗宋词园等场馆,举办“我和我的祖国·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影像·声音·时空工业产品陈列等,增强各族师生的集体记忆和情感联结,让“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根植学生心中。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自治区政协委员阿依努尔·毛吾力提说,她所在的自治区文联有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蒙古语、柯尔克孜语5种语言文字的文艺期刊,为各民族作家、文艺爱好者提供了创作交流平台。今后要继续扎根新疆这片广袤的文化沃土,用自己手中的笔创作出更多反映新疆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团结奋斗的优秀文艺作品,以文艺的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心手相连 融情交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

  艾尼瓦尔·吐尔逊代表说,2024年,喀什地区充分发挥旅游促进交往交流交融的作用,接待游客突破4000万人次。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各族群众交知心朋友,做和睦邻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不断巩固。

  自治区人大代表达娃是和硕县塔哈其镇浩尧尔莫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说,2024年,浩尧尔莫墩村与兵团二师24团9连结对共建,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兵地间群众的情谊更加深厚。

  自治区政协委员阿米娜·乌拉孜哈力建议,在边境牧区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通过举办文化节、体育赛事等形式,促进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张琴]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