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热依达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百业旺,产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实力与活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月26日,新疆召开南疆工作会议为南疆发展谋篇布局。“新疆一盘棋,南疆是棋眼”,南疆的产业发展,关乎新疆高质量发展的大局。
回顾过往,南疆虽坐拥丰富资源与独特区位优势,但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在经济发展的赛道上稍显落后。如今,构建产业发展“四梁八柱”成为摆在南疆面前亟待解答的关键问题,如何破局、从何处发力,备受关注。
深挖能源宝藏 驱动南疆发展
新疆中昆新材料有限公司中控室里,工作人员在实时监测设备运行情况。巴州融媒体中心供图
南疆地区能源资源储量丰富,油气储量可观,战略性矿产种类繁多,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资源也极为富足。
近年来,阿克苏地区大力推动油气增储上产,多个油气田产量稳步上升。去年,该地区实现原油产量1222万吨,天然气产量330亿方,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新能源领域,南疆光照充足、风力稳定,具备建设大型新能源基地的先天优势。以喀什地区为例,去年其光伏累计建成并网装机规模达648.6万千瓦,位居全疆第一;光伏发电58.47亿千瓦时,占全网光伏发电的16.8%,在全疆排名第二。
在矿产开发上,和田地区也不甘落后。2024年,和田地区将绿色矿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大锂铍矿、铅锌矿等重点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山上矿区、山下园区总投资229亿元,新疆昆仑蓝钻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昆仑蓝钻”)已正式投产。自治区矿业权出让登记改革试点以来,和田地区出让矿业权17个,总收益8.26亿元。
虽然南疆资源丰富且已取得一定成绩,但在能源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比如,资源开发技术落后,部分油气田开采效率低,矿产资源选矿回收率不高,造成资源浪费;能源资源产业链较短,主要以初级产品生产为主,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业发展不足。
阿克苏地委书记吴红展在新疆南疆工作会议上坦言,阿克苏能源资源富集,但整体开发利用不充分,资源优势未完全转化为发展优势。下一步,阿克苏地区将用足用好当前大开发、大建设的契机,加快资源勘探开发,最大限度把“聚宝盆”变为“金饭碗”。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也将积极行动,在找矿勘查上加大投入,力争新增锂、金等矿产储量;计划年内出让一批矿权,推动重点区块出让;加快推进喀帕金矿等重点矿山投产和建设;围绕矿石运输和电力供应,建成8个总投资32.6亿元的矿山配套基础设施项目。
南疆能源资源开发成绩斐然但挑战仍存,不过各地已精准把握关键,以实际行动破除阻碍,努力将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优势。
强化产业链条 打造产业集群
在经济发展的大棋局中,产业链如同支撑棋局稳定的棋筋。延链补链强链,是产业从粗放迈向精细、从低端迈向高端的关键,更是构筑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在位于喀什经济开发区深圳产业园的新疆德昇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人在操作生产锂离子电池。余思民摄
近年来,南疆地区紧紧围绕“十大产业集群”建设,以延链补链强链为引擎,全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喀什地区构建“6+4”体系,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制造业与国际物流等服务业上双向拓展,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开放度与竞争力;和田地区围绕“五大产业集群”,从特色农业起步向精深加工延伸,借助物流集散补链,强化劳动密集型产业,深度挖掘发展潜力;阿克苏地区制定9个产业集群方案,精准绘制图谱,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在油气化工等领域强链,提升产业附加值与集聚效应;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资源为基,布局“三大”方向,培育“四大”产业,打通上下游环节,打造工业经济新增长极;巴州依托优势,着力培育五大产业集群,全链条发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虽各地产业侧重不同,但都在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在产业集群建设上持续发力。然而,南疆产业集群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部分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协同效应不足,上下游企业联系不够紧密,存在各自为战的现象;产业集群发展所需的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物流、金融、技术研发等服务难以满足企业需求,制约了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面对这些问题,南疆各地积极行动,结合自身优势和目前“缺的链、短的环”精准施策。
巴州将重点打造尉犁百亿级棉花和库尔勒百亿级香梨产业集群,通过完善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带动更多农户享受产业链分成收益,实现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和田地区将依托火烧云铅锌矿、大红柳滩锂铍矿,加快矿山项目建设,推动山下企业投产运营,支持昆仑蓝钻建设年产4万吨碳酸锂生产线,全力推进绿色矿业产业集群建设;阿克苏地区积极发展甜菜制糖产业,加强与企业合作,提升全产业链发展水平。
聚焦就业增收 共享发展成果
在南疆,产业发展是根基,就业则是衡量发展成效的关键指标,是民生福祉的直接体现,也是产业发展的最终落脚点。
在阿图什市技工学校,学员们正在接受技术培训。克州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年来,为解决就业问题,南疆地区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农业和文旅富民产业。纺织服装、电子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迅猛,如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吸引众多企业入驻,吸纳数万人就业,让从业者有稳定收入。喀什地区围绕林果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从种植到加工销售,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各地文旅产业也蓬勃发展,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民俗文化吸引大量游客,带动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创造众多就业岗位。
然而,南疆就业仍面临挑战。部分产业受市场波动影响大,就业不稳定,像季节性农产品加工企业,淡季工人失业风险高。同时,劳动力技能与产业需求不匹配,制约就业质量提升。
面对这些困境,南疆各地积极作为。阿克苏地区锚定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升级,大力引进和培育农牧产品精深加工、分级包装、冷链物流等经营主体。通过全产业链开发,推动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机制,让产业发展红利切实惠及每一位从业者,实现产业兴旺、县域发展、百姓富裕的协同共进。
克州将目光聚焦农牧民增收,全力攻坚村集体经济发展。计划推动村集体经济达100万元的村占比过半,逐步消除人均纯收入低于1.5万元的低收入群体。
和田则把教育作为解决就业的长远之道。大力支持新疆和田学院加快二期项目建设,积极谋划新增本科专业、学士学位点申报,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办学能力水平。同时,全力推进新疆工业学院建设,力争今年9月实现招生,为产业发展精准输送高素质人才,填补劳动力技能与产业需求之间的鸿沟。
在产业发展中破解就业难题,在就业增收中共享发展成果。相信在一系列政策的持续发力下,南疆将实现产业与就业的深度融合、良性互动,开创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新局面。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