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于江艳报道)“建议新疆建设万米级科学钻探集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地实验室网络。”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杨立强建议,新疆抓住深地迈入“万米时代”机遇,推动深地钻探技术商业化应用、培养高端人才,为全球深地探测和能源开发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25年1月5日,深地塔科1井完钻井深达10910米。中国石油集团供图
前不久,中国石油集团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深地塔科1井顺利完钻,完钻井深10910米,创全球和亚洲五大工程纪录,并且首次在万米之下成功取芯,获得油气发现。
深地塔科1井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境内,它的顺利完钻标志着我国向地球深部挺进的钻探能力开启“万米时代”。“新疆作为深地探测重要基地,未来有望成为全球深地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中心之一。”杨立强说。
传统石油地质理论认为, 8000米以深是油气“死亡线”,而深地塔科1井却证实万米深层仍存在规模储层和优质烃源岩。“这一发现为新疆塔里木盆地及周边地区超深层油气勘探开辟了新领域,有望进一步提升新疆油气资源储量,预计可增加20%的可探索领域。”杨立强表示。
深地塔科1井应用全球首台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等十大装备和技术利器,攻克了高温、高压、高应力等极端工况下技术难题,形成自主可控万米深井钻探技术体系。这些技术的突破,不仅提升了新疆在深地探测领域技术水平,还为全球深地工程提供了“中国方案”。
杨立强认为,深地塔科1井的成功实施,将带动新疆油气勘探开发产业链升级,同时,深地探测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有望为新疆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新疆从“资源大区”向“能源强区”转型。
中国石油部署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境内的深地塔科1井。中国石油集团供图
杨立强建议,新疆可依托深地塔科1井成功钻探经验,进一步深化超深层油气成藏理论、地球深部物质循环机制等科学问题研究;继续攻克高温、高压、高应力等极端环境下技术难题,推动深地探测技术迭代升级。
在深地实验室网络建设方面,杨立强认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区域资源潜力巨大,可通过多口万米级深井钻探和长期监测,来研究不同地区地质构造、资源分布规律,为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在推动深地探测技术商业化应用方面,杨立强认为新疆可探索深地探测技术在能源开发、地热发电、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等领域商业化应用,通过深部地热能开发,为碳中和目标提供新的能源途径。
深地塔科1井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团队。杨立强还建议,新疆还应培养深地探测领域高端人才,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打造一支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深地科技队伍,为未来深地探测项目提供人才支撑。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