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风采丨米娜瓦尔·艾比布拉代表:让少数民族古籍焕发时代光彩
2025-03-05 23:58:04 石榴云/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磊

  抢救修复、再生保护、出版研究、活化利用……过去一年,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副编审米娜瓦尔·艾比布拉奔波忙碌,只为让少数民族古籍醒过来、活起来、传下去。

  这项工作,米娜瓦尔·艾比布拉已持续了30多年。“古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深邃智慧。”在她看来,古籍保护研究不仅是技术活,更需要跨学科的视野与情怀,是值得一生钻研的事业。

米娜瓦尔·艾比布拉在整理古籍。受访者供图

  长期以来,古籍面临“藏”“用”两难困局——只要翻开,就有损坏风险;束之高阁,又无法活化利用价值。“少数民族古籍因存世数量少,这种情况尤其突出。”米娜瓦尔·艾比布拉说,少数民族古籍作为中华古籍重要组成部分,生动而真实记录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蕴含着丰富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真实见证。

  因此,在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与利用间找到平衡点,成为米娜瓦尔·艾比布拉和同事们工作重点。

  米娜瓦尔·艾比布拉希望通过数字化手段,让更多人感受古籍智慧与魅力。2024年底,新疆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古籍数字化扫描工作阶段性完成。

  谈起这项任务,米娜瓦尔·艾比布拉开心地说,一本古籍通过整理、分类、修复、扫描等多个步骤,就不再只是藏品,而能焕发新生,更好起到汲古润今作用。

  工作中,米娜瓦尔·艾比布拉多次奔赴基层一线,了解相关单位在少数民族古籍搜集保护整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通过“传帮带”方式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她说:“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更多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

米娜瓦尔·艾比布拉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古籍人才培养的建议。受访者供图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米娜瓦尔·艾比布拉建议,各高等院校应开设古籍专业课程,培养具备古代语言文字水平、思想觉悟、理论素质和扎实专业知识的古籍工作人才。根据人才队伍现状,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提升在岗古籍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技能和专业水平。

  “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事业后继有人,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璀璨光芒。”米娜瓦尔·艾比布拉说,今年,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将联合疆内外科研力量共同启动专家库建设,汇聚多方智慧,进一步深化少数民族古籍研究与保护。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提升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考古研究水平。”米娜瓦尔·艾比布拉说,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者,她坚信少数民族古籍不仅能“活下来”,更能“活起来”,成为新时代文化传承重要载体,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关新闻:

  记者手记丨30多年坚守背后是对古籍保护事业的热爱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任编辑:梁丽]
用户评论
0/800
发表

最新评论:

已经到底了!

快关注一些石榴号,每天知晓最新时事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

石榴云新闻客户端

主办单位:新疆日报社

营业执照注册号:12650000457601957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5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2005000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3108311

新ICP备05001646号

举报热线: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991-35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