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欠发达地区,新疆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整体偏弱,但弱中有强。就像是一名学生,虽然总成绩靠后,但不影响他个别科目遥遥领先。
最新公布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就是最好的印证——
新疆首次绘制了棉花主栽品种的“基因地图”、研制出全球首台飞轮储能型风机、成功研发出兽用疫苗油佐剂的进口替代产品,该项技术为国内首创……
没错,这就是新疆。
最新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4》显示,新疆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从2023年的第30位上升至27位。这么看,新疆貌似有点儿“偏科”?
果真如此吗?
新疆创新基础薄弱,但创新潜力大。人才、政策、环境都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新疆投入100亿元人才基金、实施“2+5”重点人才计划,加大科技投入,努力营造近悦远来的创新生态。但和疆外其他省份相比,客观来说还是有一些差距的。
不过,新疆也有“杀手锏”。新疆区位优势独特,国家赋予新疆“五大战略定位”,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等区位优势,让新疆从相对封闭的内陆变成对外开放的前沿;资源转化潜力大,风能、太阳能、煤炭、矿产等资源优势突出;政策优势明显,再加上援疆省(区、市)的大力支持,这让新疆底气十足。
但要把这些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就需要依靠科技创新。
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新疆怎么做?靠自己,也不是完全不行,可能投入成本增加、研发周期更长、技术相对落后……这就迫切需要借外力,加强合作,“揭榜挂帅”机制就是有益的尝试。
“揭榜挂帅”就是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不论资质、不设门槛、选贤举能、唯求实效。
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要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
在这样的背景下,“揭榜挂帅”机制在新疆加速落地。
在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指导下,2021年,自治区科技厅率先开展“揭榜挂帅”项目相关工作,首批发布5个“揭榜挂帅”项目榜单。
实施“揭榜挂帅”能为新疆带来什么?
强强联合加快关键核心攻关。“揭榜挂帅”重在激励有能力、有担当的科研创新主体或团队领衔承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重点任务,有利于发现、依托和整合最具优势的创新单元,从而高效攻克新疆“十大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关键“卡脖子”技术。
培养本土人才,形成良好创新生态。新疆发布“揭榜挂帅”项目榜单中明确考核指标之一,加大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和带动,“名师出高徒”,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
以首批“揭榜挂帅”项目——兽用疫苗油佐剂开发研究为例。
水包油包水型动物疫苗是目前主流的油乳疫苗剂型,其关键组分为占疫苗组成约50%的油佐剂。国内市场上,此类佐剂基本被国外企业垄断,尚无成熟、可规模化生产的国产替代品。因此,该类佐剂的生产制备技术对我国动物疫苗生产行业是一项“卡脖子”技术。
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面临同样的问题。于是天康生物作为发榜方提出了技术需求,兰州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联合揭榜。
三家单位联手,兰州大学主要负责有机合成,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提供平台验证,天康生物进行免疫检测,终于利用三年时间成功实现了油佐剂的进口替代。该技术属国内首创,经性能评价,其免疫应答水平优于进口佐剂。
不仅如此,依托该项目天康生物通过人才交流、设备平台共享,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他们之间的合作以这个项目为纽带,才刚刚开始。
这么来看,科创这份成绩单,新疆并不是“偏科”,而是依托优势领域打造创新“长板”,进而带动整个创新生态发生质的改变。(文/谢慧变)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