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韩亮 摄影报道
家住巴州且末县琼库勒乡墩买里村的麦提肉孜·麦麦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维吾尔族花毡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用一双巧手坚守着这门古老的技艺,并让这一传统手工艺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且末县花毡制作技艺具有悠久历史,扎滚鲁克古墓群和且末古城都曾发掘出许多有历史价值的毛毡。这些珍贵的文物展示了当时的制毡技艺,对研究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具有重要意义。
且末县扎滚鲁克古墓群出土的黑色毡帽,距今2800年。
且末县扎滚鲁克古墓群出土的白色毡帽,距今2800年。
受父辈的影响,麦提肉孜从小就喜欢制作花毡,大人在做花毡的时候,他就在一旁学习。据麦提肉孜回忆,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花毡制作技巧。
10月29日,记者在麦提肉孜的家中记录了花毡制作的全过程。
10月29日,麦提肉孜在设计花毡图案。
弹毛是擀制花毡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麦提肉孜手持自制的弹羊毛工具将羊毛弹至蓬松。随后,他和徒弟将事先染织好的彩毡放置在苇席上,开始摆拼图案。
10月29日,麦提肉孜用自制的工具把剪好的羊毛弹蓬松、均匀。
10月29日,麦提肉孜在裁剪事先染织好的彩毡。
10月29日,麦提肉孜和徒弟将剪裁好的彩毡放在苇席上拼出图案。
铺羊毛、洒水、滚擀……经过一天的精心制作,一张牢固耐用、色彩艳丽的花毡便制作完成。“再大一些的花毡要用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麦提肉孜说。
10月29日,麦提肉孜在拼好的图案上均匀铺放三层羊毛。
10月29日,麦提肉孜将开水洒在平铺的羊毛上。
10月29日,麦提肉孜和徒弟将苇席卷起来,用绳子捆紧。
麦提肉孜制作的花毡。
近年来,且末县组织专人对花毡制作技艺进行挖掘整理,给予花毡制作手工艺人资金支持,并鼓励他们广收学徒,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喜爱这门传统技艺。
10月29日,麦提肉孜的女儿曼孜日古丽·麦提肉孜(左一)给游客介绍花毡制作工艺。
10月30日,游客在且末博物馆拍摄花毡作品。
编辑:池骋
出品:石榴云/新疆日报图片新闻部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