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韩亮摄影报道)“好的奇石作品,和文物一样有价值,应该保护好传承好。”3月14日,记者来到位于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环卫路街道的福泽源赏石艺术博物馆,负责人刘一泽向记者介绍道。这位土生土长的新疆人,对石头的热爱仿佛与生俱来。
3月14日,刘一泽(左)与妻子王莉在为奇石设计底座。
出生于新疆博乐的他,被山川大地孕育的奇石吸引着。“当时我对奇石一窍不通,可那些石头形状多样、质地温润,好像在跟我无声对话,一下子就点燃了我心里对美的向往。” 小时候刘一泽总会从家附近的河捡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回家,如今展馆里还有一块儿时的石头一直保留着。2000年到乌鲁木齐市闯荡,朋友孙进希家中的奇石勾起他的童年回忆,自此,他一头扎进 “石头世界”,且在寻石过程中与妻子王莉结缘。
3月14日,刘一泽在摆放奇石。
为了收集精品奇石,刘一泽将积蓄都投入其中,跑遍新疆各地,罗布泊到额尔齐斯河,伊犁河到克拉玛依魔鬼城,都有他的足迹。有一次,一块画面似“中国地图”的新疆和田玉籽料奇石让他心动不已,即便面临经济压力,经过多次与卖家沟通,最终如愿将其收入囊中。
奇石作品《丝绸之路》。
2018年,刘一泽在一次奇石展会上认识了他的恩师——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主席,新疆观赏石协会创会会长姚和江。“老师教我如何鉴赏石头,带我到疆外参加展会,交流学习,让我对奇石的鉴赏能力有了飞速提高。”他自豪地说。
奇石作品《蘑菇云》。
同年,他创建了福泽源赏石艺术博物馆,该馆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使命,以藏品为依托,打造了一个集教育、欣赏、思考与知识共享于一体的艺术空间。馆内藏品丰富,共计1630件奇石,其中300余件堪称珍贵,将新疆独特的地质风貌与丰富的石文化立体呈现。
用奇石摆放的美食盛宴。
赏石艺术博物馆不仅是藏石的宝库,更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自创立以来,刘一泽的藏品在各大展会上屡获殊荣。2018年8月,《达摩》亮相北京奇石展,凭借独特的造型与深厚的文化内涵一举夺冠,“新疆小伙奇石夺冠亮京城”的消息瞬间成为当地媒体关注焦点,引发广泛报道;2019年6月,《寿星》奇石在银川奇石博览会上大放异彩,荣获特等奖。这些奖项不仅是对馆内藏品品质的高度认可,更是新疆赏石文化走向全国的有力见证。
3月14日,游客在观赏奇石。
2022年4月,福泽源赏石艺术博物馆凭借自身独特的文化价值与丰富的展品,被乌鲁木齐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首批授牌为五家特色博物馆之一(非国有博物馆)。2024年,“赏石艺术”入选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刘一泽也成为了该区赏石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这些年,他始终践行老师姚和江“共享千年丝路神韵,品味盛世赏石文化”的赏石理念。他知道,作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不仅要保护好赏石艺术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还要将其传承下去。
用奇石摆放的葡萄。
在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浪潮中,刘一泽深入挖掘每一块石头背后的故事,将新疆的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给大众。通过奇石讲好“新疆故事”,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让更多人深入了解新疆、认识新疆 。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最新评论: